相比江湖人的沸腾,帝师阁则沉稳得多,找茬的人指名道姓点阁主,说明有备而来。
“结阵!”
方才唱词的那位大弟子在人群中高声一喝,抚琴者居正,笙箫丝竹在侧,而方才舞阵中持礼器的人皆弃翟而护龠,侍立于后,等着广乐齐奏的机会。
若是放在民间,人们只道是哪家戏台班子被人砸了场,一群舞乐的文人要赤胳膊上阵跟人干架,可是这情景落在森严威仪的帝师阁前,却叫人发不出半声嗤笑。
年龄小的、资历浅的,都伸长脖子,欲要一睹传闻中“以乐入道”的神功,而年长的、久历风雨的,则压低眉毛,叹一声唇亡齿寒。
“嘿!”
重夷将飞龙长戟在手头一挽,以尾部重重敲打在铜架上,地上的板石忽地皲裂,一招隔山打牛,有敲山震虎之威。
当下,那位大弟子振袖而起,从身旁一人手中夺来笛子,横吹在前。曲声急促而高亮,山中薄雾散去,一时有玉碎雪崩之感。
姬洛回想起鹿台中,十七娘所施展的“妃子笑”亦是靠声色惑人,顺手就近将还在发呆的阿枭的双耳捂住。然而待他左右觑看,却见在场无人如他这般。
裴栎趁机憋笑,谢玄好心提点,原是与“妃子笑”那般敌我不分的攻势不同,帝师阁的“乐道”承载千年,早已完善有佳,说是以乐器攻击人,不如说是内力借曲调无孔不入。
果然,只瞧见那弟子与重夷之间忽起狂风,当先者只觉气血暴乱,双目难睁。
“呵!还差点火候!”
重夷大喝一声,以喊山式震破那弟子的气墙,随即甩手长戟,拍在仲春磬上,夹钟之声赫然长鸣山头,将笛音压住,余音里只留下两道干瘪瘪的喘息声。
再观那人那笛,已是笛断而口角生血。
“方淮师兄!”
身后几个小弟子赶忙上前将人托住,方淮却轻拍摆袖,将几人给松开,自己愣是强硬地挺了下来。
重夷微微一惊,随后颔首,赞誉他风骨的同时,却又为这倔脾气发笑。
不少江湖人都暗中握住武器,只待帝师阁放话,他们便一拥而上。
只是,千秋的名声挑在肩上,帝师阁却是万万不能开口的,口一开,便落了中原大派的风度胸襟,就好比天子怒极只能血流漂杵,而不能学泼妇骂街一样。
“你们中原人都说入乡随俗,我重夷一介莽夫,不懂规矩,所以未免冒犯,来之前专门考究一番。古籍里载,说是当年师氏族人开山立派之时,为显胸襟气魄,广招四海,以文武会友,所以每年云门祭祀,有志者皆可挑战阁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