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娘一愣, 抓著紙筆寫了起來,「謝,救命之恩。」
百里謙見這樣溝通有效,問道:「這些就莫要再說了,我問你,你們怎麼會來到這裡?我記得你和那個袁大郎關係匪淺,他又在何地?」
好歹相識一場,百里謙生怕袁大郎沒救回來,或者是有什麼意外,才有此一問,不然他才不想多此一舉呢。
盈娘搖了搖頭,寫道:「他還在醴泉。」
百里謙蹙眉,「那你是獨自出來的?」想了想又覺得這樣說不準確,「我是說你們幾個出來做甚?」
就這四個人,遇到危險去報官,都沒人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盈娘似乎看出了百里謙眼裡的不贊同,再次寫道:「我是來找你們的。」?此話一出,別說是百里謙了,連桑榆兩人都驚訝了,異口同聲道:「找我們?」
盈娘臉上泛起紅暈,眼神異常堅定,她將目光落在桑榆的身上,攤開手中的紙,上面寫著:「我要找你們報官。」
桑榆在大理寺已經有些時日了,從進入大理寺開始,她從來沒見過有人跑到大理寺來報官,當然,當年國子監學子鬧事的事不算——這是因為大理寺主管審核或者皇家大事,只有達到一定條件的案子才會到他們手裡。
一般的百姓遇到冤情,都會去找當地的縣令報官,然後由縣令視情節嚴重上報或者直接查案,由他們直接接手的普通百姓的案子少之又少,或者說大理寺根本不接。
而這個盈娘也不知道是因為無知還是膽子大,追著他們要報案,簡直就是前所未有之事。
「你若有冤情就去找當地縣令,他自會還你公道。」百里謙態度冷漠,「大理寺不是處理你的案子的地方。」
盈娘見狀,立刻寫道:「我做不到,家鄉的縣令和刺史官官相護,我求助無門才出此下策。」
桑榆見她的字跡不似之前的平穩,拿筆的手也有些顫抖,看得出她此時的心情很忐忑也很激動,於是問道:「那你就相信我們嗎?」
他們也是官。
盈娘寫道:「我信你們,從醴泉縣離開之後,我叫袁郎幫我去長安打聽了,崔寺正和桑仵作在長安聲名遠播,都說你們是青天下凡。」
說著,她從包裹里掏出一本戲摺子,指著上面的幾個字給桑榆看。
桑榆接過來一看,上書:大理寺審案錄。這可把她給鎮住了,「二十一年前,風雲劇變,此時長公主府祥雲高懸……」巴拉巴拉。
桑榆略微翻看了幾頁,大概說的是崔敘帶著大理寺眾人查案伸冤之事,除了國子監和竇玉成一案,其他的案子都是別處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用大量的文筆和才氣,極盡想像,將他們描繪成了上天的恩澤,下凡來替天行道的。
不得不承認,裡面寫得有理有據,若不是自己身在其中,桑榆怕是自己都要信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