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婁氏一愣,怒道:「你這孩子一向溫吞儒弱,卻不料這樣沒志向!你父皇若知,九泉之下也會蒙羞。

「我……我只想歸隱山林,修行釋典……」

「為何啊?」

「太后可曾記得那年明女庵中,我跪至天明,只求將竊妻賜還……而如今,她被天家納歸高陽王府,生死未卜,我願用仕途換她平安。」

「你為了那廢帝遺女,可願從玉牒除名嗎?」婁氏的眼中全是怒意,她見孝瓘堅定的點了點頭,反是笑了,「你這孩子挺聰明的……是不是聽說了梔子之事?」

孝瓘誠實的點點頭,「是聽說了,但是現在所說的,與那件事並無關聯。」

「這麼說……你與鄭氏沒有私情?」

「那日在涌雪亭,她的確丟給我一袋梔子,但我並不知梔子的含義,更未曾察看,後來只當是尋常的傷藥送給了延宗。」

「真若如此祖母便安心了。你既無心廟堂,亦無需強求,待風頭過去,便成全你們。」

仿若連霾的陰雨,突然間放了晴——孝瓘心中一片明媚。

阿閦佛

蒼松翠柏掩映中,隱隱浮出一座乳白色的錐形靈塔,高約八丈,共分七層,邊框門楣上滿布線刻蓮花化童子、雲龍、 吉祥鳥及忍冬紋飾。塔內三尊大佛,分別為釋迦牟尼,無量壽佛,阿閦佛,頭雕低平磨光肉髻,面相豐滿,雙目微啟,神態安詳。身著偏袒右肩袈裟,雙手作說法印或施無畏、與願印,手腕戴鐲,兩腿結跏趺坐。

虔誠跪於塔前的趙郡王叡,朗聲道:「運藍田之玉,采荊山之珍,鏤彈變化,圖窮相好,鑄此金身,全為亡伯大齊獻武帝、亡兄文襄皇帝、亡父南趙郡開國公、亡母魏女侍中華陽郡長公主祈福,惟願其永享安榮,佑我大齊世世綿延,國祚隆昌!」

他說完,站起身,目光最後停在那尊阿閦佛身上,這是為自己與鄭妃雕制的佛像。

那個不堪回首的夜晚,仿佛夢魘般揮之不去——他安置好最後一批征夫,快馬加鞭趕往晉陽,卻在官道上碰到送信的清操——他預感出了大事,不然鄭妃不會讓侄女寅夜送信。

那果然不是一封普通的書信,而是妻子的絕筆。

「須拔,同去山門。」有人拍著高叡的肩膀,聲音厚沉。

高叡回神,聲如其人,那人端嚴肅重,寬額高鼻,唯一抿薄唇形如父兄,正是常山王高演。

「哦?」

「太子來了。」

高叡忙與幾位宗族子弟隨常山王到了山門口。

眾人皆愣在那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