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衛雲章瞥她一眼,背起包袱,直接踩著馬鐙上了馬,「走吧。」
崔令宜切了一聲,也飛身上馬,一夾馬腹:「駕!」便已沖了出去。
衛雲章緊隨其後。
他們的目的地,不在南方潞州,而在西部營州。
陛下密旨雖以修書為由,指定衛雲章前往營州,但怎麼去營州、去營州幹什麼、在營州待多久,統統都沒交代,只能靠他倆猜測。
剛過完年的時候,朝廷接到營州刺史上書,說最近幾個月在營州城附近發現山匪,神出鬼沒,訓練有素,經常劫掠過往百姓,令州民不勝其擾。營州雖有州兵,加強了對官道的防守,但營州此地,身處崇山峻岭之間,當地百姓多做木料和遊獵生意,那些山匪流竄在山野小道之中,叫州兵防不勝防。
過年期間,營州凍雪,州民不再進山,山匪不得不下山找補給,結果與巡邏的州兵正面撞見,雙方即刻交戰。但營州太平久了,州兵缺乏實戰經驗,竟被山匪打得落花流水,傷亡慘重。
為此,營州刺史特上書請罪,同時請求朝廷派遣兵馬和軍需增援。
大鄴坐擁百餘州府,營州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個。既非兵家必爭的戰略之地,又非物產豐饒的經濟之都,大多數州民都是乾的體力活,掙的辛苦錢,稅收平平,極容易淹沒在其他大州的光芒之下。營州刺史,名頭好聽,實則還不如京畿附近的小縣官過得舒坦,能被派到那裡去當官的人,要麼資歷尚淺,要麼出身平平。
總而言之,大過年的,皇帝看到如此無能的一張摺子,心情定然極差。天下太平已久,就可以不練兵了?就可以不時常清點武庫了?山匪打到眼前了才發現盔甲沒保養好、武器沒打磨好,之前幹什麼去了?現在才誠惶誠恐地向朝廷求援,是不是覺得如果不是發生了傷亡,就可以隱瞞不報了?
據傳言,聽說有山匪作亂,康王興沖沖地去找皇帝請旨,願攜帶一批人馬前往營州,為父皇分憂,結果直接被皇帝訓斥了一番。
「區區幾個山匪,需要當朝皇子親自去剿?你以為你是去滅他威風的?這分明是往他們臉上貼金!」
皇帝駁回了營州刺史的摺子,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事兒跟翰林院沒關係,崔令宜也只是從同僚那裡聽了一耳朵而已,若不是還有康王一閃而過的戲份,她可能根本就不會回來說給衛雲章聽。
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情,最終會落在他們二人頭上。
在那之後,朝廷里便暫時沒了與營州有關的消息,營州現在是個什麼情況,衛雲章和崔令宜都絲毫不知。
皇帝表面上不關心營州,暗地裡卻發密旨派人前往,是不是表明他懷疑營州山匪一事另有蹊蹺?
而他不派毛遂自薦的康王前去,也不派經驗豐富的老將前去,而派一個年輕文官衛雲章前去,又是什麼意思?是覺得衛雲章和康王有勾結?還是知道衛雲章有武藝傍身?還是看衛家不順眼了想找個由頭讓衛雲章犯錯?還是只是單純地欣賞衛雲章,對他委以重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