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靠擺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忙了五天, 張希瑤和張婆子熬了兩百斤紅糖,全部切成塊裝進木桶里。張婆子擔心不夠用, 臨走的時候又讓他們裝了一袋甜菜。

糯米澱粉也都曬好了。從秋收之後, 家裡就一直在磨糯米粉。因為張希瑤之前就說會去東京賣糯米吃食。家裡現在不賣涼粉,驢閒著也是閒著, 就讓它天天磨糯米。總共帶了三百斤糯米粉。還有之前就磨好的粗面,張希瑤讓家裡人把麥麩都篩出去了。雖然還不是很細,但至少顏色白了許多。吃了不拉嗓子。這次也帶了三百斤。

不管生意如何, 張老頭送他們走時,答應他們,會在半個月後再送些糧食過去。

兩輛車,上面裝滿貨物, 天不亮就出發了。

以前他們出去, 這條路都是荒無人煙, 但此次卻不同。

小麥種下後, 村里不少人閒下來, 壯勞力們開始四處找活干。有的人去幫地主家打短工,有的人則打算去鎮上找活。

張二伯就跟這些人一路嘮嗑,直至到了鎮上才分道揚鑣。

張二伯在車上找位置坐下,兩輛車都是裝得滿滿當當,張希瑤後面是木桶, 上面堆著鐵鍋, 左側是爐子,右側是推車, 推車下面還堆放著雜七雜八的東西。她只能坐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別說睡了,她連坐著都得挺直脊背,免得摔下牛車。

不過也讓張希瑤看到一路的風景。還有不少農民正在地里忙活。還有路邊的野花開得正盛,黃的,紅的,粉的,白的,各種顏色都有。

正好這一段坑坑窪窪,張希瑤被顛得屁股疼。她就下了牛車,囫圇著采了一大捧野花,然後快跑追上牛車,坐在車上,將野花紮成漂亮的花束。

可惜沒有彩紙,要不然花束還能更漂亮。即便如此,夏花也是看得雙眼亮晶晶,「真好看!」

這路太顛了,張二伯沒話找話,「阿瑤,你知道咱家幾個孩子要念書的事吧?」

張希瑤頷首,「知道。阿爺說再等等,我也不知道他等啥。」

最小的四郎都六歲了,在現代這個年紀的孩子早就已經上幼兒園了。

張二伯笑道,「爹也是為了給家裡省錢。以前咱們家供你爹讀書都是單獨請夫子過來教。花費太貴了。這回是里正家請了夫家過來。咱們蹭一下老師,出的束脩能便宜些。」

張希瑤恍然,原來是這個緣故,「那挺好的。」

雖然不知道這古代科舉能不能考上,但是識些字也是好的。至少不用當爭眼瞎。將來或許也能給她當個帳房先生。

「等咱們過年回家,給孩子們買些紙吧。家裡紙沒剩下多少了。」張二伯說回正題。

張希瑤滿口答應,「沒問題。」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終於到了東京。

這回進城有牛車,費用高了很多。而且有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糞便要清理乾淨。

不用他說,張大伯也會清理。這些可都是能肥田的,哪能浪費。

進了城,道路似乎都變得擁擠幾分。街道全是人。張希瑤讓他們不要走主街,拐向偏僻的道路。

張希瑤上回住的大通鋪,那兒就是汴京城的小販們住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