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妃見徽音和吳太妃涇渭分明的站著,還對徽音道:「你快扶著些你的太婆婆。」
徽音只笑笑,對魏太妃道:「托您的福,我們從徐州回來,才能賞到這樣的菊花。」
魏太妃見自己這般說話,她只當沒有聽到,不禁覺得鄭氏性子有些桀驁。而徽音也是有意為之,在她看來,吳太妃是個糊塗人說的也是糊塗話,魏太妃卻總是從中挑撥。如若不是魏太妃那封信,她也不會和孩子過來建業,可見這人佛口蛇心,既然如此還不如敬而遠之。
因為即便她把道理講明白了,吳太妃也不會聽她的。
吳太妃說是禮佛,但總愛和魏太妃在一起說話,常常要過來,徽音後來直接不裝了,幾乎半個月都沒有去魏王府。
但是自從上次徽音鬧了一次之後,吳太妃不敢再過頭了,只是在言語上陰陽怪氣而已。
就像現在徽音自己過來請安,她就拿著一件抹額道:「看看這是殷次妃送給我的,她們可真是孝順。」
「是啊,魏王府總是婆慈媳孝的,對孫子孫女們更是疼愛的緊,上次霍老太君壽辰,魏太妃都不許王妃把大郡主帶回娘家,說是怕驚了風。不過我們王府有您在啊,一手掌著王府,我們只管孝順您就行。」徽音笑眯眯的。
吳太妃聽出徽音的言外之意了,這個孫媳婦的意思是你讓三個月孫子這麼大老遠過來,你又何曾疼過自己的重孫子了?
做長輩的不尊重,怎麼能夠讓晚輩孝敬起來。
可吳太妃對徽音的這些作為非常不滿,讓人一封接一封的寫去徐州給李澄,恨不得李澄過來建業打徽音幾巴掌。
然而徽音卻始終沒有給李澄寫過一封信,她唯一寫的一封信是想通過江碧波的商隊送去冀州給自己父母的。
她很清楚給爹娘的信,絕對會先由李澄過目,這不是李澄愛偷看,而是她們夫妻屬於政治聯姻,萬一她在中間泄露什麼出去,對整個徐州以及江南都不好。若她直接寫信給李澄,到時候她和吳太妃的信都送過去,不過是各打五十大板,最後還因為吳太妃的輩分,可能李澄還怪自己不夠委曲求全。
但她跟娘家人寫信,把這些事情說出來,還能立一個好名聲。
果然,李澄讓人先把徽音的信截了在手裡看,信上開始先是問候冀州的岳父母,接著又開始吐苦水,說孩子剛到建業就吐奶,吳太妃一次都沒來探望過,還怕別人說閒話,所以給自己給了一對鐲子。又說吳太妃想搶孩子,大秋天的早上讓她抱著孩子去請安,她見風太大就拒絕了,接著太妃覺得她不聽話,當著所有的下人逼迫她下跪磕頭,她不堪受辱想撞死算了,但是臨近柱子的時候,她又想老天生了她一遭,她不能白白死了,所以嚇唬了一下吳太妃。
看到這裡李澄笑了,這才是徽音,不會任人宰割。他再往下看著徽音說她在建業沒什麼朋友,家裡管家的僕從下人,大多數都是吳太妃的人,她們時常也會欺負她。末尾說她很想回冀州,說自己只是小小抱怨一二,讓鄭夫人不要當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