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念香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果然天和帝只是感慨了一會,就同蕭珩拉回正題了,「洛陽縣令真跟魏彥有聯繫?」

蕭珩這次外出不僅僅為了輔佐齊王賑災,還受命調查洛陽縣令的秘事,所以才會這麼晚回京。

「顧秀年幼喪父,家中財產被伯父、叔父私吞,連母親都差點被逼改嫁,當時正巧魏彥路過,憐他孤兒寡母可憐,救了他們。

顧秀三歲開蒙,七歲能詩,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神童,當初魏彥出手,可能是秉著廣撒網的態度,沒想到顧秀還挺爭氣,十六歲便中了進士。

他早年喪父,家道中落,其妻也是普通商戶人家,卻能支撐他入京科舉,甚至還上下打點,一出仕便是上縣縣令,後面應該都是魏彥的推手。」

第二百九十九章 孕前瑣事(三)

大魏是世家天下,雖說歷代皇帝都想壓制世家、扶持寒門,甚至為此舉辦了科舉考試,然而現實依然很殘酷,官場依然有世家把控。

在這個認字是絕少數勛貴專利,書本是家族代代傳承的時代,科舉並不是阻攔士族晉升的有效途徑,反而能少年進士及第基本都是世家子。

也只有他們可以在長輩引導下,從小耳濡目染的讀書認字、鑽研學問。同樣這個官場也是由世家把持,官員分清濁,所謂清官就是不管事的世家子,濁官就是干實事的寒門弟子。

顧秀雖然姓顧,但並非平郡顧氏的世家子,只是普通的寒門子,父親因孝聞名鄉里,最後得以舉孝廉。也因為孝,他在守母孝時哀傷過損病逝。

這樣的家世是不足以讓一個寒門弟子在考上進士後,第一次授官就去上縣當縣令,這不合常理。

這種肥缺連世家子都搶破頭,蕭玦不就是因為岳父保證日後讓他當上縣縣令,才會對岳父比親爹更孝順嗎?

更別說大梁立朝數百年,大部分上縣都是皇親的封邑,其中勢力紛亂繁雜,有親王府的勢力、有當地小吏的勢力……

大梁官員不許回家鄉當官,但吏都是選用當地豪強,且小吏跟官不一樣,很多官職可以父死子繼。一般來說,大部分衙門的官吏都是祖上傳下的。

所以別說是上縣縣令,就是尋常下縣縣令都不可能是寒門弟子,沒家族支撐,怎麼跟當地豪強斗?

而顧秀不僅官途順暢,還在入仕六年之後當上了洛陽縣令,之後便一當就是五年。更奇特的是,洛陽這麼重要的地方,身為縣令的他,居然在朝中名聲不顯。

要不是前段時間他突然跟太子有了聯繫,也不會被蕭珩發現,好奇的查了查以後,便將情況告知天和帝。

天和帝也大為詫異,才讓蕭珩安排好寧遠問題後,再去洛陽一趟,好好查一查顧秀。

天和帝看著手中的奏章,冷笑一聲,「魏光一輩子勇武,結果生出了這麼一個只會做這些魑魅手段的兒子。」魏光是魏彥的父親、魏肅的祖父。

蕭珩說:「世間大都是虎父犬子,能有幾個人如陛下這般運氣,能有數個龍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