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車載音響里放著李東信的《賽里木湖的雲》,這是晏青棠日常完全不會聽的類型,可在旅途之中聽到,卻覺得蒼涼豁達,更有一種與賽里木湖一樣的乾淨清澈。
離賽里木湖遠去時,她甚至跟著在唱:
‖
賽里木湖的雲在等風
而我在等你
等你帶回來那春天的消息
……
‖
從酒店出發,前往伊寧市,路程接近160公里。
途經「伊犁第一景」果子溝大橋時,一場春雪又將這裡送回了冬天。
整個大橋被霜雪覆蓋,壯麗恢宏,穿山而過,橫跨險峻山谷,橋上車水馬龍,遠遠望去,卻都成雪中微塵。
看著大橋下的懸崖,晏青棠沒敢開窗,西北的雪有種凌冽氣勢,從群山中飄蕩至車窗,大風也跟著吹刮,拍打著。
而一路到了伊寧,又是另一種季節。
喀贊其的杏花開了,熱鬧的村子多了春的氣息。當地的平房牆面都被刷上高飽和度的藍色,比天空的藍還要深幾個度,與一簇簇淺白色杏花相映襯。
晏青棠走近,拍下了藍牆前的杏花。
肅征卻說喀贊其的美,不在刷上的那抹藍,而在深巷裡認真生活的原住民。
兩人將越野車停在民俗村外,步行走進,晏青棠很快發現了共享單車,掃碼騎上,穿梭在小巷倒也方便。
幾小時前,還在隔窗感受風雪,而如今春風拂面,腳下快活地蹬著,車輪滾動,驅散旅途的勞累。
肅征緊隨在後,聽她在風裡問他:「這裡為什麼叫喀贊其呢?」
身邊有個通曉維吾爾語的人確實不錯,肅征同樣也在風中答:「維吾爾語的『喀贊』,就是鍋。『其』是從事某行業的人。連起來那就是鑄鍋為業的人。這兒的人早年間都是從南疆遷來的,就以鑄鍋這類傳統手工業為生。」
聽到肅征的話,晏青棠有意在一些手工藝品店鋪前停下,看著裡面的手工花帽、樂器、馬鞍、木雕、皮包……他們攜帶的行李很多,怕占地方,其實很少買下,而單純逛逛,卻也同樣有趣。
這裡多民族聚居,街區很老,清朝乾隆時期以來的古建築就有三百多座,建築風格也融合了多民族特色。
他們走走停停,偶爾看到當地的馬車「馬迪」經過,隔好遠都能聽到那串叮叮噹噹聲。
在小巷裡,維吾爾族大媽們坐在門口曬天陽聊天。晏青棠放慢自行車,避讓著一群踢足球的小孩子。
一位七八十歲的老爺爺似乎是非遺文化繼承人,能頭頂十幾公斤的花壺,在眾人的掌聲和歡笑中載歌載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