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頭頂有詞條,康熙激動暈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玉帶人搬上來圓凳。

這有七八個人才挨著凳子邊坐下來,最先開口的是一位老王爺,問道:「皇上最近龍體安康?」

康熙說道:「比前好了一些。」

老王爺倚老賣老地說:「還是該早定儲君,皇上心裡安穩了,龍體自然康健。」

「這些日子以來,朕每每思慮此事,以致深夜難眠,一時想到與胤礽多年君臣父子為何走到了今天這一地步?一時又想到這諾大江山難以託付,愁緒難下,才知這病牽連許多日。」康熙愁容滿面,頭上的白髮也的確比前時多了些。

這讓幾位老王爺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皇上他這些年做得足夠好了。

雖然晚年突然廢儲有些糊塗,但皇上膝下子嗣眾多,且都出身好有能力,如此細想廢掉暴戾不堪的太子再擇賢者也不失為大清之幸事。

而內大臣和都統們有些驚喜,皇上終於鬆口立儲了,自己追隨的爺就要出頭了,只是不知萬歲爺屬意者為誰?

要是---

「朕年老體弱,又是諸皇子之父,總很難公正地看待每一個兒子。你們呢,」接過梁九功端來的熱茶啜了一口,「都是朕信任提拔上來的人,平日裡舉薦大臣護衛朕的安全保衛大清國土,皆是為大清國立下過汗馬功勞之人,立儲之事爾等皆有發言倡議之權。朕之諸子從十五往上者,有擔當得起卿等舉奏之能者皆可舉奏。你們說的有道理,朕便聽從。」

裡間豎著耳朵聽的胤祝:哦豁,終於知道老頭兒為什麼要和他拭目以待了,這是要引蛇出洞啊。

第39章 眾人心

胤禔圈禁之後, 立太子的風波並沒有如同康熙預料中的平息下來,儘管他已經很清楚明白地表示出拒絕立即重立儲君的想法,那些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大臣們還是一封又一封奏摺, 一次又一次進諫。

康熙氣著氣著就心平氣和了, 他倒要看看,除了胤禔,他這些兒子們中間哪個蹦噠的最歡。

不是想要太子嗎?你們就說說自己心目中誰最適合當太子。

畢竟他就算立出來一個,近些日子來上躥下跳的臣子也不會每個都滿意吧。到時那一位太子,又會胤礽一般被其他的兄弟以及想要從龍之功的大臣逼得行事起來毫無顧忌。

康熙想的很好, 你們各有看好的皇子挺好挺好,且叫朕看一看, 朕還活得好好的,朕的臣子們未雨綢繆各又找的主子都是誰。

再一個, 眾臣各有自己推舉的皇子, 那議太子之事最後還是要擱置的。

而擱置就是康熙最想要的狀態。

從心底里來說,目前哪個兒子康熙都不想立, 他一直以為這麼多年自己跟底下的這些臣子都維持著不錯的君臣關係, 沒想到啊還沒老糊塗呢,就被眾人如此逼迫。

那些完全是被他從微賤提拔起來的臣子, 也都開始動搖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