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頭頂有詞條,康熙激動暈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萬個為什麼》這種幼兒都能看得懂的涉及到天文地理百科的書本,卻讓康熙受了點刺激,他隱約感覺到如果再不改變現今的科舉用書, 中國永遠都達不到詞條給予十五獎勵的那個世界的水準。

因此今天下午他騰出來一個時辰的空閒,召胤祉進宮, 想把編書這件事交給他辦,只是目前徵召入蒙養齋的天文數學人才可能不足以擔負起這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逾泰山的任務。

康熙有意召年邁的梅文鼎入京,雖然他的算式有些複雜,但未必沒有改正選入部書的價值,而且到底是學數學半輩子的老學究,對數學的理解和造詣一定是年輕者所不及的。

如果還是人手不足,未必不能再專門開一次召集數學天文人才的博學鴻詞科。

胤祉想借《十萬個為什麼》,康熙是同意的,但他還是很尊重胤祝意見的,畢竟那兩本書說給他,他都沒要,看完又交給了十五,想讓他多看看。

康熙說道:「你自己跟十五說。」

就這兩句話的時間,那充滿活力的腳步聲已經到了屋裡。

康熙都沒回頭,看了看桌子上的自鳴鐘,問道:「怎麼回來晚了?」

當初對太子都沒有這麼管過。主要是太子也沒有十五這麼不省心,晚回來一會兒康熙都擔心這小子是不是又被什麼人嚇到,此刻正在帶著人進宮請他做主的路上。

胤祝拉個凳子坐在炕邊,好像攜帶了一兜如有實質的愉快的風:「兒臣路過八哥家,去拜訪了八哥一下。」

康熙問道:「只是去拜訪了你八哥一下?」

胤祝嘿嘿一笑:「還要了八哥的兩匹好馬。」看了看桌子上的書,問道:「皇阿瑪,三哥,你們弄這麼多書幹什麼呢?」

原來這小子是去老八家打秋風去了,怪不得這麼高興呢。

三貝勒說了編書的打算,胤祝張了張嘴,有點被封建社會的封建們給顛覆了一下三觀,他以為大封建頭子老康根本不願意辦的事情,人家其實早就在辦了。

只是後來為什麼湮沒無聞了呢?

難道是一直沒有出技術成果?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所知道的後來清朝統治的崩潰給老百姓帶來那麼深重的災難,才更讓人唏噓。

胤祝原本以為要改變會很難,現在看來只要跟在學霸後面當個鹹魚掛件,不停給他們拿出來現代化物品刺激一下就好了。

「皇阿瑪,你真偉大。」他不吝彩虹屁地誇獎,「兒臣都能想像到一百年以後我們在天文數學方面完全領先全世界的情景了。」

三貝勒:十五如果考科舉入仕途,妥妥的奸佞之臣啊他這。

不過這話說的也不很高明:「十五,什麼叫想像以後,我們現在也不比西方那些海國的天文算學弱。」

康熙很痴迷數學,有空就跟南懷仁一起探討,因此他深知中方的計算較西方的遠為複雜。當年李光地引薦梅文鼎,並呈上梅文鼎多年成書《歷學疑問》,他給詳細得批了也就發下去了,給予評語「算得都對,但是計算過程說不上詳瞻」,隨後就放在了一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