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頭的年紀不適合補這些,但自家老頭也很瘦,每天一瓶營養液,胃口好了也能多吃飯。
弘皙抱著盒子,支支吾吾地說道:「阿瑪,我聽見瑪法教十五叔為官御人之道了。」
一時間連夜風都停頓了,前後的奴才都隔著十幾步遠,安靜地連腳步聲都聽不見。
太子眉心緊皺,看著這個屢教不改的兒子,聲音冰冷:「弘皙,你想說什麼?」
弘皙垂下了腦袋,「阿瑪也應該防著些十五叔。」
若在被廢之前來十五這麼個人物,自然是拉攏不過來就讓他沉下去,但是現在對於太子來說,無論誰升誰將跟他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相反,若是皇阿瑪真的想讓十五做那個位置,對他來說或許比老三老四抑或老八要更好很多。
只可惜,他說了很多遍,這個兒子卻還沉浸在「太子權力」中出不來。
太子冷笑:「弘皙,孤教過你不止一次,你只需要讀好書做好你的皇孫,其他的還輪不到你插手,記住了嗎?」
你阿瑪還不是皇帝呢,你就這樣上躥下跳,可想過你瑪法知道了,還能再多看你一眼?
弘皙小聲道:「兒臣記住了。」
但他非常不明白,阿瑪為什麼被廢了一次就變得如此懦弱?阿瑪復立之後,朝中就跟沒有他這個太子一樣。
阿瑪這個太子都已經復立了這麼多年,卻還到處都是「聖心未定」的言論,弘皙實在不知道他阿瑪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不能拼死一搏,偏要這樣窩窩囊囊的過?
胤祝這邊,正準備回去睡覺呢,看見了老頭親手用硃筆寫下的一條調任諭旨。
著張伯行調江蘇巡撫,治理徐州等地入春以來的旱災。
張伯行,在民間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稱號。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到江蘇之前曾下令總督等舉薦本地區的賢官,張伯行時任江蘇按察使,名聲早已被康熙所知,但在總督遞上去的舉薦賢官的名額中,康熙卻沒有看到張伯行,因此而斥責總督等人。
然後康熙跟當時包括張伯行在內的眾多官員說,他親自舉薦張伯行為賢官,並鼓勵張伯行好好干。
這事傳到民間,大家都說張伯行是這天下第一清官。
胤祝也是當時的吃瓜人之一,而張伯行在之後被提拔為福建巡撫,的確做出來很多有利百姓民生的實績。
皇上的誇獎,本人的實績,讓張伯行在民間擁有著如同宋朝包青天一樣的好名聲。
現在看來,老頭對張伯行的品行操守真不是一般二般的信任。
第138章 出主意
康熙放下筆, 讓胤祝用印,端起保溫杯,問道:「看出點什麼來了?」
胤祝抱著大印蓋了上去, 說道:「看出來了, 您是讓張伯行去兩江轄制噶禮。可是張伯行就一個江蘇巡撫,他對上噶禮不穩輸?」
康熙喝了口溫熱的枸杞水,「張伯行熟悉江蘇官場,且他治理地方的才能突出,又有朕的信任, 反而是噶禮要敬他三分。但張伯行為人周全,沒有噶禮看誰不順眼就要參劾的那股莽勁兒, 噶禮的缺點反而能彌補張伯行的缺點。有他們兩個在,江南官場大約能煥然一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