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十五的獎勵,大清現在的雪花鹽以及糖產量較去年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兩淮鹽,由於李煦拿到雪花鹽製作方法以及水泥的時間最早,現在兩淮鹽的價格已經到了二十文一斗的最低水平。
大清共劃了十個鹽場,各大鹽場都有對應的就近銷售岸,不能跨區賣鹽,這個政策目前不變的話,為了防止兩淮鹽商將好鹽傾倒回海中,出海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只是首先要保證兩淮地區一年用鹽的量,再出海,但商人逐利,一旦允許食鹽外出,出海到外面利潤更高他們必定是都要往外運的。
朝廷還需提前規定,商人需要每年向朝廷繳納一定數量的鹽來作為出海的鹽稅。
再有,銅鐵金銀等不易得之金屬,不許外輸,與海外諸國的貿易中,也要規定舶來品,不許像之前一般,只要鐘錶香水紅酒等華而不實之物。
朝廷現在是關停了很多礦場的,這也導致銅鐵的應用緊張,因此可以把銅鐵這些加入海貿的首項回收物之中。
西洋諸國的糧食、布料等等,也是需要鼓勵入內的。
最後康熙表示,像是西方的那些機巧發明,也允許他們可以用來換國內的東西,至於怎麼換又引起了一陣討論。
*
胤祝不用上班,宮裡的額娘知道了還擔心他被擼職傷心,讓人傳話來說叫他好好歇著,這幾天不必去宮裡請安。
胤祝以前也不是天天去請安,不過是因為在京城,兩三天就要進宮一趟,現在不請安不上班,就直接呼呼大睡直到日上三竿。
打折哈欠出來吃飯的時候,被告知前面的大朝還沒退,胤祝吃了兩個餅端著飯,悠哉悠哉地去圍觀早朝了。
朝臣們正在商議的是如何能確保出海的商人們能把朝廷想要的這些東西,運回來。
吵來吵去的都沒有好主意,要麼是強制征派,要麼就是直接不開海,不開海的聲音還是挺多的。
但胤祝髮現支持開海的都是朝中一二品的大員,不贊同開海的那些話語權也不太夠,就沒管這個。
而是跟人建議,把出海的商人以及他們名下的船和船工什麼的都做個詳細登記,再一個開海了肯定要收海關稅的吧,把那紅酒啊鐘錶啊之類的奢侈品多加關稅不就行了。
自家想要啥,關稅低,然後告訴他們回來還能拿到戶部補貼。
這麼一來你瞅瞅,你們說本性是「逐利」的商人還能不聽你們的?
吵了半天的大臣們,扭頭看著坐在門檻上的十五爺,那表情都複雜的沒法形容,十五爺他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難道詞條的教導就這麼有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