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炎夏將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倪殊一路磨磨唧唧,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好容易到了CT室門口,他終於鼓足勇氣,回頭看向辛夏,語氣卻有些遲滯,「律師說,我的刑期加上緩行也不會超過三年,時間還......挺長的哈。」

自相矛盾的兩句話,他拖重尾音,以此來延長兩人相處的時間。

辛夏「嗯」了一聲,逗他,「是不短,監獄裡三年可不比外面,到時候你腹肌也掉沒了,人也胖了,估計都快成大爺了。」

倪殊聽了氣促,卻假裝不在意地一笑,「那你就更不願意做我女朋友了......對吧?」

辛夏手上加了把力度把他送進CT室,看著他的臉揚起眉,「那也沒準,試試唄。」

大門應聲合上,倪殊的聲音混在氣流中傳出來,「辛夏,你別逗我。」聽她不理會,過了一會兒,又加一句,「我當真了,你就算反悔也沒用。」

***

青山醫院。

許院長站在病房外面給身後的實習醫生講解案例。

「19世紀末的一天,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恩內斯特·馬赫上了一輛公交車。他看著過道,望見盡頭有一個人,一個他不予理會的『窮酸教書先生』。下一秒鐘,馬赫意識到那個窮酸教書先生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這就是典型的人格分裂。」

一個學生迫不及待地提問,「那他到底是恩內斯特·馬赫還是那個教書匠?」

許院長高深莫測地一笑,「他當然是恩內斯特·馬赫,但是在他看到教書匠的那一刻,他已經把自己想像成了他。」

學生皺眉想了一會兒,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分裂出的新人格會有模仿行為嗎?對他想要變成的那個人。」

許院長讚許地點點頭,「好問題。分裂人格會進行鏡像模仿,他覺得自己在照鏡子,所以會不自覺地模仿鏡中人的表情動作,行為模式,乃至,社會關係。」

學生們聽講完散去。許院長走進病房,來到最內側一張空床位前,站定。

病人剛剛出院,還來不及收拾,雜物七零八落散了一地。許院長看到一本日記,俯身把它拾起來,拍掉封皮上的薄灰後,輕輕翻開。

「今天我又看到了自己。」張淼在日記本中如是記載,「和媽媽逛超市的時候,我看到『我』站在水產區,身後,是一面面被各色魚類襯托得五彩斑斕的水箱。這些魚游得很歡快,它們還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被撈出來,開膛破肚。」

「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今天我和爸媽去給爺爺掃墓,一抬頭,就看到『我』站在山頂,被一疊疊墓碑擋在後頭。不過這次我還看到了另外一個人,他長得很高,很怪,一點也不好看,但因為『我』對他態度很親切,所以我也對他生出了一絲好感。」

......

......

「我又一次見到了他。這次他沒有和『我』在一起,但因為我已經見過他許多次,所以一點也不覺得陌生。他這個人沉默是金,但我不在乎。我也不喜歡說話,因為雲暮說過,音樂是從語言消失的地方開始的。」

「我不知道張淼是誰,我是陳蒼,陳蒼,陳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