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慎心中又氣又急,翌日一早便辭別了石晏縣令,策馬回京。回京後又徑直去找了隋瑛,說在這件事上,他們必須得有所作為。
隋瑛看到蕭慎的態度,心底自然欣慰,耐心聽他說完,便微微一笑,按捺住他,不急不慢地道:」此事還得徐徐圖之,這並非寧中個例,而是我大寧朝的頑疾。」
見蕭慎仔細聽著,隋瑛又道:「這些年來,財政赤字嚴重,每年都紅如鮮血。今日抄這個貪官的家,明日抄那個污吏的家,以此來堪堪應對官員的俸祿、兵馬等戰事支出,然而這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卻沒能涉及到根本。這次你去探望你老師挺好,你也瞧見了,那些藩王在封地里都做些什麼事。先解決宗祿的問題,降低財政負重,再改革土地制度,讓百姓有地可種,有糧可吃,這才是最重要的。」
蕭慎抿了抿嘴,道:「這可不容易,皇室宗族幾百年的基業,不可輕易撼動。」
「沒錯,首先天子得有改革的決心,只是當今聖上,這幾十年來的削藩並沒有落實到祿銀問題上,而在於權力以及話事權。且宗族和文武百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常常想勾結,牽一髮而動全身。」
隋瑛也面露難色,「難啊,程大人這些年來,心裡都明白,卻無從下手。貿然改革,恐傷國本。」
蕭慎點頭,就連程隕霜這類秉持良知的肱骨之臣都在此事上猶疑不定,何況是以張邈為首的既得利益團體。太子勢力也有一部份來自於此,作為未來的國君,各路藩王無不討好,用資財為其鋪路、打點,為的就是將來鞏固自己在封地的主導地位。對於他們來說,君主越是軟弱,越是無能,他們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若是君主持有主見,或是身邊有變革想法的大臣,他們便會伸出在朝內的潛伏已久的手,翻雲覆雨,混淆視聽,讓君主的所謂的主見消弭,讓有變革心思的大臣消失。前朝幾位想要動這塊盤子的幾名大臣,下場無不悽慘。
蕭慎思索片刻,道:「至少幾個縣的救濟糧得早些送去,否則餓死了人,我們這些親眼看到了的,怕是過不了良心上的一關。」
「是啊,只是時值盛夏,收成時節還未到,各地糧倉都是不充足,且誰都想明哲保身,今年借給了你,怕明年餓死的就是自己。」隋瑛搖頭,嘆道:「難啊。」
蕭慎便道:「那便去買糧!嶺南等地區一年有兩三回收成,不說富裕,今年還是剩餘一些的。至於江南,去年就把他們搜颳得狠了,那邊的人又是老奸巨猾,這一回怕是再難刮出些油水。」
他起身,對隋瑛道:「至於買糧的錢,我府內還有些銀子,不多,但解決那孝水縣的燃眉之急卻是夠了。還請隋師在戶部那邊多做些功,叫他們撥些銀子出來賑災。如果有必要去見孝王的話,我會親自去!」
隋瑛一愣,不禁流露出讚賞,「殿下這番話真是叫臣感激不盡。」
「何談感激一說呢?」蕭慎微笑,「您和林師都說過,天子應當視天下百姓為子民,如今我的能力只能救一個縣,他日若能登上帝位,只要您和林師有那個魄力,改革變法,我也會傾全力支持!」
「當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