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夢松逐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是夜,文淵閣緊閉閣門,當朝首輔於閣內獨坐,一夜白頭。

北鎮撫司前院,一人於雨中舞劍,直至天明。

——

其後十五年,寧朝慕清變法,在首輔隋瑛的帶領之下快速推進,再無阻礙。

丈量全國土地、改革稅制、削減宗室開支、行貿易、鑄新幣……首輔隋瑛與一眾肱骨之臣,鞠躬盡瘁十五年,其中多少艱難險阻,都攜手並進,一一克服,最終,大寧朝繁榮富庶,國泰民安。

期間,程菽於京中教學,培養濟濟人才;高子運擔任工部尚書多年,入閣後兢兢業業,犧牲於崗位之上;方徊接管工部,在變法有條不紊的情況下,興修水利,築壩穩堤,造福一方;宋步苒成長為一代女官,升任戶部尚書,直至入閣;倪允瞻後執掌吏部,深得師長信任……

倪允斟擔任北鎮撫司指揮使多年,全心全意守護皇宮,守護皇帝。

首輔隋瑛,日日忙碌,十五年來,未曾有一日休息。

時常,他那已步入中年的學生倪允瞻會來勸一勸他,告假幾日,回廣陵看一看。但隋瑛都含笑拒絕,說什麼使命不達,不敢有片刻停息。

他仍舊居住在過去的隋府,未曾更易過居所。那棵槐樹,生長得愈發茂盛,亭亭如蓋。下人們經常看到,偶爾夜間,首輔會獨自站在樹下,沉默垂首,一言不發,直至天亮。

帝師逝去的那一年,紅樓宅院被抄,搜出大量賄款,當時,靠這筆巨量污款,解決了當年的官員俸祿問題。

人們嘖嘖不停之時,有人卻問,這帝師雖貪,為何卻一分不動?

有人說他無福消受,有人又說是他良心有愧,有人又說,只是時機未到。

漸漸地,沒人再去探其究竟。

只是有人說,帝師死後的第二天,首輔差人送了一樽棺材去,此舉在眾人看來頗有諷刺之意,想必是首輔最後的還擊。後來,在錦衣衛的護送下,帝師離開了順天城,向南而去。

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具體埋葬何處,亦無人知曉。

有好事者在帝師故土嶺南惠州四處探看了,卻沒見到寫有「林清」之墓碑,此事也便不了了之。

隨著全國上下改革變法聲勢浩大地進行,官員百姓們也都卯足了勁兒,帶著整個國家朝更好的方向而去。

終於,國泰民安時刻,百姓們滿街巷地稱讚,有明君如此,夫復何求?

蕭慎穩坐帝位多年,期間,他命皇子拜隋瑛為師,在公務之餘,隋瑛教皇子讀書,直至其成長為少年,後在皇子十三歲時,立為太子。隋瑛很喜歡皇子,在他臉上,他看到了故人的一抹神韻。

那一日,沒有喝下毒酒的沅兒在宮中別院裡掛上一根白綾,預備自戕了結,卻被好友金瓜救下。後來多年,沅兒隱居深宮,蕭慎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怯懦,登門道歉多次,最終再一次醉酒吐出真言,對他長久以來所忽視、所傷害的人訴說了愛。

沅兒命令皇帝看著自己,問他,你愛誰?

蕭慎緊緊抓著沅兒的衣袂不放開,說,我愛你。

我是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