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家紅火小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鄧元昌是在上任縣令的知交好友,兩人同一年科考,鄧元昌落榜未中,便跟著上任縣令來了平陽縣做了上任縣令的師爺。

上任平陽縣令惡行敗露後,上頭的人只管抓了縣令,並沒關注鄧元昌,這才叫他鑽了空子,帶著銀子躲了起來。

幾十萬銀子數目龐大,且銀子不同於其他貨物,銀子更沉更壓車,要想把銀子運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宋縣令認定銀子還藏在縣城內。

後來陸承澤打探到,鄧元昌和縣衙捕頭毛文武的關係不一般。

毛文武是走了鄧元昌的關係進的衙門,也是鄧元昌叫上任縣令,提毛文武做的縣衙捕頭。

這兩人之前並沒有任何關係,仿佛真的只是鄧元昌賞識毛文武。

可毛文武有什麼值得賞識的,貪財好色,欺凌弱小,調戲姑娘,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既然鄧元昌和毛文武本人之間沒什麼關係,那定然是兩人的家人親眷有問題,經過一番探查後,謎底終於揭開。

原來毛文武竟是鄧元昌同母異父的弟弟,鄧元昌的父親酗酒,一喝醉了酒就愛打人。

鄧元昌母親趙氏實在受不住,生下鄧元昌後便偷偷跑了。

趙氏一個女人獨身一人,哪裡生活得下去,沒多久嫁給了毛文武他爹,次年生下了毛文武。

來到平陽縣後,機緣巧合之下鄧元昌被趙氏認了出來。

鄧元昌從小沒少挨父親的打,所以他對母親的離開,不但不怨恨,反而很理解。

母子相認後,為了不招人閒話,並沒有公開關係,對外只說鄧元昌是毛文武的朋友。

毛文武之前隱藏得還不錯,街坊四鄰都說他是個不錯的小伙子,可自從他進了衙門當捕快,嘗到了甜頭,惡性便開始暴露出來。

許是知道鄧元昌手裡有銀子,毛文武很是謹慎,關於鄧元昌的消息他隻字不露。

為了不驚動鄧元昌,宋縣令只好採取迂迴戰術。

他尋了個由頭打了陸承澤板子,陸承澤被打後,心中有怨,在房裡咒罵宋縣令。

這一幕「恰好」被毛文武瞧見,接下來陸承澤又有好幾次辦差不順,不是被扣工錢,便是被責罵,他求助過毛文武,對方卻不搭理他。

直到宋縣令開出最後通牒,再辦砸差事便要將他趕走。

陸承澤走投無路,再次找到毛文武,求他幫忙,並說只要不離開縣衙,叫他做什麼都行。

毛文武仍舊沒搭理,私下叫人打聽了陸承澤的來歷,知道他是個,父母雙亡,親友俱無,救了里正才得了個巡街的活。

這次被弄到縣衙來,應當也是里正為了報恩才將他推上來。

一個沒有背景的毛頭小子,不足為懼,反倒可以利用利用。

思及此處,毛文武這才露了點小手段,幫陸承澤解決了問題,叫他順利完成任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