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番說法,叫韓忠內心升起一股喜意,老太太人老成精,她不會看錯的,也許九娘對他並非無心。
送佛送到西,李氏最後添了句:「韓忠啊,女怕纏郎,我只能跟你說這麼多,能不能娶到媳婦,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老太太,謝謝你,要是成了,我給你送謝媒禮。」韓忠得了指點,喜滋滋地跟李氏道謝。
之後的事,李氏沒再摻合,讓韓忠和楊九娘自己折騰去。
她的身份不同,摻合太多,楊九娘心裡會有顧忌。
而另一頭,村長家裡,王有富和大孫子王永才也正在一塊談話。
吳秀才聽說黃秀才到了王家莊教學,心中得意,到處說黃秀才沒出息。
一個秀才越混越沒用,都淪落到在村中教學了,可見黃秀才是個不思進取的人,可惜黃秀才的滿腔學識。
這話看似是在替黃秀才惋惜,實則是暗諷黃秀才不求上進,貪圖安逸。
因著王永才出自王家莊,吳秀才看著他心裡不舒服,時常給他臉色看,半個月後竟隨意找了個理由,將人趕出了學堂。
被趕出學堂後,王永才便進了學堂,跟著黃秀才一塊讀書。
村里最初建學堂時,王有富也想過讓孫子回村念書,也免了每日的奔波。
不過王永才從啟蒙便在吳秀才的學堂,他若無緣無故離開,一個不好會被視為不尊師重道,對名聲有大礙。
考慮到這些,王有富便沒有讓孫子回來,可他沒想到,吳秀才竟會因為村中學堂,把孫子趕出了學堂。
為此,王有富氣了好幾天,還想去找吳秀才理論。
王永才安慰爺爺說,吳秀才如今只顧有錢人家的學生,不管鄉下的學生,他在那裡念書跟自己讀沒什麼差別。
黃秀才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又願意耐心教導學生,相比之下,跟著黃秀才念書更能有收穫。
王永才回村學後,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跟家裡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王有富看重孫子的學業,漸漸習慣每日問一問孫子的學業,或是說些村裡的事。
今夜,爺孫倆討論的話題是周家。
第216章 利民好事
晚間,爺孫倆照例一起坐在院子裡聊天。
王有富向孫子描述周家挖出的紅薯又大又多,他的本意是想告訴孫子,今年王家莊大多數人家都能大豐收。
他自己家也是,他家跟著翻了不少紅薯藤,當時老婆子還反對,是他堅持要翻,周家做了那麼多事,有哪一件沒成功?
最後也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爺爺,這件事你得往上頭報。」王永才平日愛看書,知道紅薯產量提高意味著什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