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家紅火小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宋縣令含笑點頭,他沒料到,清荷妹子家會如此大義,不僅捨得出錢為村里修路,還願意修一條從村里到鎮上的路。

這份心,實在是難得!

那些富了多年的鄉紳富豪,個個富得流油,又到處宣揚善名,都是嘴上說得好聽,就是沒見到誰動真格的,說白了就是沒有清荷妹子這份胸襟。

那漢子得到答覆,興沖沖地跑到前頭一個正在分湯的人面前,說了些什麼。

那掌勺的人,伸著脖子朝馬車這邊望了望,隨後往馬車走來。

分湯的是王長喜,因著進了臘月,天氣越來越冷。

清荷買了些豬大骨燉湯,隔三差五地送到修路這裡來,叫大夥喝口肉湯暖和暖和。

今天正好是臘月初八,不僅有骨頭湯,還有香噴噴的臘八粥。

不是那種清湯寡水的稀粥,而是加了豆子的稠粥,比自家吃飯還捨得下米,修路的漢子一個個吃得眉開眼笑。

大冷的天,一碗熱湯,一碗稠粥下肚,填飽了胃,也溫暖了人心。

不知從何時起,這些修路的村民不約而同地稱周家的人為大善人。

王家莊的人聽說後,打心眼裡高興,隨即把村里建學堂,修路,收菜這些事通通一說,換來別的村子裡的人更多羨慕的眼光。

王長喜把分湯的事交給同村的一個村民,自己小跑到馬車旁:「兩位老爺是要找周二哥嗎?」

「嗯,沒錯,我們頭一回去,不清楚路,勞煩大哥指條路。」宋縣令語氣親和,夾雜著些許迫不及待。

他去王家莊不僅是想看看增產後的紅薯,幾個月前孟奎那小子就說,清荷妹子一家在村里建了學堂,讓村裡的孩子都有書念。

前頭還說在村里修了路,如今村子裡大變樣,和別的村子都不同,他聽得心癢,早就想一看究竟。

他想看看,一個普通的村子,能變得多與眾不同。

「正好我要回村,我在前頭給兩位老爺帶路,去王家莊的路很好認,順著這條新修的石子路一路走就到了。」

王長喜如今是周家作坊送貨的隊長,每個月都要往府城跑一趟,長了不少見識。

他見宋縣令的馬車和穿著不差,以為他們是來周家談生意的,為了不得罪人,語氣間頗為恭敬。

馬車一路行至王家莊,從進了村子起,宋縣令便在觀察整個村子。

村裡的房屋和別的村子並無太大差別,並不都是青磚灰瓦房,黃土建的土房不在少數。

有差別的,是那條又寬敞又平坦的石板路,還有路上村民們的笑臉。

怎麼說呢,王家莊村民臉上笑,帶著一股感染力,是那種對未來充滿期待,充滿嚮往的笑容。

宋縣令心中動容,百姓安居樂業,心懷希望,不就是人人期盼的太平盛世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