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際:為聯盟之崛起而讀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cwww.loushuwu.ccechzz8A&

其中「cwww.loushuwu.ccech」是俄語「異鄉人」,但卻不是西里爾字母,而是用英語和數字硬拼出來,透出一股謎之丈育的氣息。

「zz」是周曉辰的小名「周周」的縮寫,「8A」代表她醒來的第138個地球日(轉換成16進位表示),最後「&」表示後台運行。

總之就是十分混搭,裡面有一種只有她自己能理解的詭異邏輯。

密碼設置完成,彈出以T為單位的資料,全部都是閱後即焚,簡直是對記憶力的極大考驗。

人體實驗相關內容最多,光檔案就有上百份,只能等到有空再看;現在最緊急的是惡補一下聯盟給自己捏的「人設」。

姓名:Gaia(蓋婭)

無了。

哈?

這是不是太敷衍了?沒有姓嗎?

外國人的名字幾乎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全靠姓來區分;要是沒有姓,那豈不是重名得一塌糊塗,上大街喊一聲「蓋婭」,一百個人回頭你信不信?

光這個名字就讓周曉辰極度費解,不得不切回第一層系統,去扒了帝國姓名考古、帝國姓名演化史。

自己科普了一下自己後,簡短總結如下:

大約星曆500年前後,當時聯盟、帝國主要領土已經劃分完畢,爭端主要集中在邊緣星系,烈度已經降低;另一邊,人類還沒有捅進蟲族老巢跟蟲子大打出手,算是星際人類最後的和平年代。

這時候帝國出現了一股「復古」的浪潮,即復興羅馬文化。

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聯盟和帝國都呈現多民族國家集合體的特徵,如何在民族認同和藍星時代的國家認同之上,再形成聯盟和帝國各自的、更大的集體認同呢?

聯盟起於藍星第三世界國家,大多受到左翼思想影響,曾經或者直到星際時代仍然奉行左翼政治,天然具有一定的集體認同。

而帝國在這方面就比較尷尬了。

為了不在意識形態和凝聚力上輸給聯盟,帝國想出了一個大招:大家都是羅馬人。

在這股復古潮流中,起一個羅馬名字就成了時尚。

第24章 如何扮演一個非法移民(下)

比如蓋婭(Gaia)就是個常見的羅馬名字。與之成對的名字是蓋烏斯(Gaius),反正男的就是各種烏斯(us後綴),女的就是各種婭(a後綴)。

標準的羅馬名字是三段式,本名+氏族+家姓,比如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Gaius·Julius·Caesar(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