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圖書館,她已經大概看完考綱,原本沒有學完初等微積分,是很難理解量子力學和精神波動分析的,但因為自身的問題,她忽然很有興趣啃一啃這塊硬骨頭。
精神波動分析最早始於漢斯柏格的腦電波圖(EEG),研究了人腦的五種腦波: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分別表徵意識與潛意識切換、認識思考、學習記憶、睡眠和催眠狀態等。在星際時代,更精密的電信號檢測,將這五種腦波又各自分成了數種亞型,經過拉普拉斯變換進行系統響應分析,形成了精神波動分析理論。
周曉辰切回微積分,惡補了拉普拉斯變換,再翻回來研究模型,雖然學得囫圇吞棗,多處不懂,但還是大概看出了一點門道:總體來說,精神力越強,不穩定性也越強。對於聯盟軍人,由於需要高強度調動精神力攻擊,根據精神波動的費馬原理,有波峰就要有波谷,往往會產生代償性的抑鬱。
在「關於精神力攻擊後遺症的討論」這篇經典論文裡,作者用了一句話描述這種狀態:一位沒有愛人的軍人,就像一頭廝殺後只能自己舔舐傷口的、無措的孤狼。作者還因此感慨:愛情的缺乏對於軍人是致命的。
周曉辰:……神經病啊!
你們聯盟軍隊的精神狀態真的沒問題嗎?
就在她裝了一肚子吐槽的時候,忽然發現在這篇文章的引用目錄里,有一篇文獻的名字非常熟悉。她順著找過去,果然看到了一篇關於癲癇腦電圖分析的非常古老的論文——那是藍星時代的論文。
周曉辰的爸爸曾經是一名腦科學博士生,因為發不出文章,肄業了,後來也未再從事研究工作。這篇難產的論文直到他離校近十年後才被某位師妹發了出來,作為曾經為該課題做出貢獻的人,論文上也有他的名字。
這是周曉辰來到遙遠的星際之後,第一次聽到父母的消息。她盯著作者列表裡面那個排在很後邊的名字看了很久,然後點開搜索框,挨個搜索父母的名字。她搜出了無數同名的人,但除了這篇論文,再也沒有找到關於他們的蛛絲馬跡。
他們太平凡了,平凡得好像歲月里的灰塵,輕輕一拂,就再也沒有痕跡。他們在周曉辰冬眠後的人生,他們活了多少歲,是富足還是困苦,他們是不是一生都在徒勞地等待與她的重逢,或者他們又生了一個孩子,漸漸把她遺忘。這一切都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過,成為永遠無解的疑團。
在這個凌晨的時刻,周曉辰第一次清晰地感覺到界的孤獨。在凌晨失眠是最糟糕的事情,你甚至不能去找誰傾訴——周曉辰可憐巴巴的通訊錄上甚至只有三個人,其中一個還是偷渡販子。她想難道這就是「使用精神攻擊後的代償性抑鬱」?畢竟她從來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
她忽然有點理解了「廝殺後無措的孤狼」。
這種潮水一樣的不受控制的悲傷非常陌生,徒勞地與之對抗了一會兒,周曉辰「蹭」地彈起來,決定既然睡不著,不如去殺蟲子。
當然不是現實的蟲子——能有最好,但什麼時候刷怪又不是她說了算——而是她打算去打軍事訓練副本。
她先是嘗試從窗子翻出去,然後發現是封死的——接著她發覺自己真是有病,這又不是監獄,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翻窗子,走大門不行嗎?
輕手輕腳摸出病房,果然一路暢通無阻。她甚至沒穿病號服,門口值班的軍人看她一眼,還以為是陪護的戰友或者家屬,什麼都沒問。
走出醫院,一輪巨大的太陽正掛在凌晨2點的天空,讓人有一種天亮了的錯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