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際:為聯盟之崛起而讀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拉回正題,根據檢測報告,』樣品13『勉強還可以說卡在』人類『和』不是人類『的分界線上,但』樣品19『已經擊穿了人類有史以來最低的基因相似度,基本上可以定義為』不是人類『了。」

「↑這麼說藍星存在新人類被證實了?」

「↑只能說這些樣本支持』新人類『可能存在過?你得找到一個活人,或者至少木乃伊什麼的,才能完全證實。」

周曉辰小隊四面搜出來的尚未腐爛的毛髮、加上從古董箱子裡取出的樣本,絕大部分活動時間分布在星曆200-600年,最早的一份樣本生活在星曆190年前後,最晚的一份生活在星曆770年前後。

這些樣本有明顯的趨勢:生活時間越晚,距離人類越遠。

報告同時出具了差異基因分析,發現大多數與「抗輻射」有關。

比如p53抑癌基因(癌變是可以幫助DNA修復、抑制細胞凋亡的,藍星時代一度有「核冬天后癌症病人活了下來」的地獄笑話——周曉辰就是因為這個基因的缺陷,導致病情無法控制,她的「蠑螈大腦」也與此有關)、DNA損傷修復相關基因等等。

可樂的是,甚至還比對出了福島野豬身上的基因,在高劑量輻射下激活細胞修復和保護機制……

什麼跨越物種的殊途同歸!

再看幽靈翻譯後的日記內容:

「公元2714年。所有的輻射劑量表都已經損壞,沒有人懂得如何修理,無法記錄。」

「比對從2100年以來的老照片,大氣能見度在提高,藍星在逐漸恢復,可以預見,總有一天,生態能夠恢復到核冬天之前。」

「但我們等不到那一天了。」

「我不知道你們還會不會回來。但我祝福你們。我希望等到藍星重新變成最宜居的星球,你們會帶著我難以想像的技術、璀璨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回到這裡。也許你們會看到我的日記,找到我保存的這些樣本——那麼我卑微的生命,就在歷史的時鐘上留下了印記。」

「保留這些樣本是為了驗證我寫在這裡的話。我不知道你們什麼時候回來,我擔心所有含有完整DNA的樣本都腐爛了。雖然還會有化石留存下來,但恐怕無法還原完整的事實。」

「你們或許已經注意到,我使用的,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語言。我相信你們能夠破譯,因為這種愚蠢的語言是脫胎於你們曾經的語言的。那些優美的辭藻,那些精確的表述,那些複雜的語法,更不用提那種如今再也無法識別的、美麗的象形文字。所有這一切,都被遺忘了。」

「我使用的語言,或許是藍星遺民最後的語言。它幾乎沒有語法,純粹是詞組的無序堆砌,連書寫者本人,過一段時間回來看,都常常難以理解。你們或許注意到,我把每一句話都反覆說了好幾遍——這是因為不如此就無法表述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