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都是兩年後的事了,就算現在盧長青跑到趙禎面前跟他說,李元昊要稱帝造反,估計對方也不會相信。
現在宋廷完全不把李元昊當回事,覺得一小小附屬國不足為懼,可就是這不足為懼的彈丸小國跟北宋一共打了五次大仗。
分別是仁宗朝、英宗朝、神宗朝、哲宗朝以及徽宗朝,最後在1227年被蒙古滅了。
要說趙禎也是倒楣,他趕上了之前和平三十年積累的軍制問題一下爆發。當然最倒楣的還得是百姓,一打仗就要徵兵征糧徵稅,還得征人。
仁宗朝宋夏大戰期間,為了彌補軍隊機動力上的劣勢,宋軍不得不大舉徵兵,再加上北方遼人也想南下搶地盤,直接把宋朝的禁軍、廂軍刺激飆升到了一百二十多萬這麼個天文數字。
第236章 不叫清平,樂不起來(5)
說白了,造成這樣的結果,最大的原因還是宋朝拉胯的馬政。
華國的馬主要有兩種,最為人熟知的蒙古馬,以及不太出圈的雲貴川的川馬。
前者耐力強,後者爬山能力強,但不適合平坦地面進行戰略機動作戰。
北宋接手了五代的爛攤子,跟契丹人從太祖一直打到真宗,仍然沒有收回燕雲地區,這樣致使河套養馬地成為優質蒙古馬最重要的來源地。
然後,西夏一割據,最重要的產馬地都沒了,就只剩下個小耐力又不行的川馬。
在冷兵器時代馬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蒙古能一路從東亞殺到歐洲靠的就是輕騎兵。
盧長青感覺頭有點痛,好裝備全在敵方陣營,這仗是真的不好打。
盧長青將連續三個月關於西夏邊境大大小小的戰事全都記錄了下來,後編輯成冊交到了楊善君手中。
楊善君翻看了一番後,不解地問道:「這是何意?」
「西北邊境戰事頻發,党項人越來越不安分,那李元昊恐有不臣之心。」
楊善君合上摺子遞還給盧長青,「這些事每日常朝時樞密使會告於陛下,你就不用操心了。」
盧長青又將摺子推給楊善君道:「都知不妨跟官家提一下,三年前元昊能以極快的速度鎮壓肅、瓜、沙三州的回鶻部族,怎會在對我朝軍事上連連敗退呢?這其中必定有詐!「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下官覺得元昊此招是為了麻痹我們,好叫我們輕敵,之後定會有大動作。」
盧長青見楊善君表情有些鬆動,又出口勸道:「不管官家重視與否,至少得讓他知道元昊已有反心。」
楊善君思索一番,還是覺得盧長青提出的問題,沒什麼大用。
「知道又如何?難道朝廷還能主動攻打不成?契丹人不會同意的,他們還得靠党項人牽制我們。」
「都知,我們身為大宋的官員,官家的近臣,我們的職責不就是為了為君王排憂解難嗎?現今既然已經發現隱患,那我們就要向君王提出來,防範於未然啊!不然日後問題爆發出來,官家若是追責,結果我們能承擔得了嗎?」
楊善君拿起摺子放到一邊,仍然沒太將盧長青的話放到心上,「行吧,我明日會交於官家查看,沒事的話,你就退下去忙你自己的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