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我與女配共戰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臣認為這一年多來趙元昊對陝西四路邊境的騷擾主要是為了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以及麻痹我們,讓我們輕視他,他好扮豬吃老虎。」

「他有這腦子?」

盧長青:……

「官家,不要輕視任何一位敵人。」

而且李元昊身邊還有兩位能力非常出眾的宋男千。

前有黃巢三戰失敗直接造反,現有宋男張某累試不第(一說殿試時被黜落),帶著好兄弟胡某直接叛宋投夏。

張某和胡某為了引起李元昊的注意,一個改名叫張元,一個改名叫吳昊。【那個時候李元昊還叫李元昊,還沒改成那個看起來十分非主流的名字:嵬名曩霄】

這一招果然好用,一入夏就被人抓到李元昊面前。

李元昊問他們為何觸犯其名諱?張吳兩人大聲道:「你連自己的姓都不理會,理會名做什麼?」

李元昊:有個性!

就這一句話便讓霸總李元昊留下了這兩小仸精。

就是這個張元,讓宋在對夏的戰爭中,吃了很大的敗仗。

張某因未能通過科舉,無法施展抱負,於是對宋懷恨在心,一心滅宋。

在好水川之戰中張元輔助元昊大敗任福等人率領的宋軍,宋軍僅陣亡就高達一萬多人,後更是題詩嘲諷夏竦和韓琦,署名時寫了一大串官銜:「(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至此。」

好水川之戰後,張元建議元昊出兵渭州,待機取長安。元昊採納了他的意見,策劃了定川寨之戰。葛懷敏與部將曹英,李知和、趙珣、葉芝春、王保、王文、劉賀等十六位將領全部戰死,宋軍九千四百餘人近全軍覆滅。

歷史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往往因為那麼極個別人便改變了方向。

「我看是你太高看他了。」趙禎不以為然地道。

好氣!

一跟趙禎說話,盧長青就想放水讓李元昊在三川口狠狠打趙禎的臉。

但不行。

因為宋夏對戰期間,宋軍連連失利,讓宋廷將領出現了斷層的現象。

不對,應該說現在已經出現了斷層現象。

之前和平的三十年,的確利於國家休養生息,但也讓宋軍安逸了三十年,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國家懈怠了,軍隊也一樣。

不然也不會三川口開打時,派出范雍這種老書生和劉平這種半路出家從沒打過大仗的武將指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