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廁所門把他送過來的目的嗎?
讓他伸張正義?
老天爺竟然開眼了?
連峙忍不住低笑了起來。
第24章
三天後, 長市公安局發工資了。
連峙目前的月薪是一百六十塊。
上個月,連峙一共上了二十天的班,加上少的有點可憐的破案獎金, 最後他一共拿到了一百三十塊錢的工資。
這二十多天裡,連峙花的都是前身的積蓄,差不多花了將近五十塊。
這五十塊錢,他肯定是要還回去的。
至於他這個月上的班賺到的工資,他準備留給前身了, 就當做是占用了這具身體這麼多天的租金了。
所以最後,他正好還剩下八十塊錢。
看到連峙算起了經濟帳,沈建設便也給自己算了一下, 結果就發現,他上個月的結餘竟然還不到三十塊。
「怎麼這麼少?」
沈建設:「我上個月不就是多購置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平時多下了兩次館子, 多吃了幾根冰棍嗎?」
楊孝:「正常, 我記得六月份的時候, 綠豆冰棍才一毛錢一根, 現在就已經要一毛五了, 豬肉也從原本的三塊六漲到四塊了, 還有牙膏蠟燭這些,全都漲了。」
「一件兩件東西漲價也沒什麼, 反正我們一個月也用不了多少,但耐不住這麼多東西一起漲價啊。」
「關鍵是我們的工資和獎金卻沒有跟著上漲。」
沈建設:「是啊。」
「再這樣下去,我們以後怕不是要自費上班了。」
楊孝:「所以每到這個時候, 我都特別佩服那些當初敢辭掉工作, 下海經商的人。」
「他們現在個個都賺的盆滿缽滿,哪還用得著跟我們一樣, 要為錢的事情發愁。」
說到這裡,他們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一個人來。
那就是杜志強。
聽說杜志強以前在部隊裡都做到副排長了,後來轉業的時候,分到的也是商業局這樣的好單位。
但是後來他看到了建材行業的商機,毅然決然地從商業局辭了職,開始做建材生意,現在人家至少已經是十萬元戶了。
要知道這年頭,在長市,萬元戶也還是個稀罕玩意呢。
「哦,對了。」
沈建設說:「李老先生去世了之後,他之前資助的那些貧困學生不是都沒有著落了嗎?」
「聽說老杜成立了一個商會,拉上了中遠街上的十幾個大戶,接手了那些貧困學生,而且聽說他們還準備把中遠街上的貧困學生,也納入援助範圍之內。」
商會?
這種組織要是運作好了,那以後的影響力可就大了。
杜志強確實有點東西啊。
難道他要見證一個資本大鱷的崛起了?
連峙心想。
不過這些對於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直覺告訴連峙,他應該可以回去了。
所以兩天後,趁著放假的機會,他先是去了一趟古玩街。
九十年代初,受惠於改革開放,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收入增加,手裡有了閒錢,他們便紛紛加入集郵這一風雅的娛樂活動,而郵票因為發行量限制,不少集郵愛好者在買不到的情況下,便選擇溢價收購,投機者從中看到商機,紛紛湧入郵票市場,以至於短短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郵票的價格就普遍上漲了三到五倍,更有甚者直接暴漲十幾倍,於是集郵潮又開始興起。
但是僅僅只是兩年後,這股集郵潮就直接降到了冰點。
因為郵局開始增發郵票。
以1991年9月發行的「賑災」郵票為例,郵票發行首日,市民排隊購買,各地公安局不得不出動公安維持秩序,一整張面值40元的郵票更是被炒到600元,郵局見到這樣的盛狀,直接將郵票的發行量從1500萬枚增加到4000萬枚,導致最後郵票的價格急劇下跌並擊穿面值。①
直到現在,郵票市場依舊萎靡不振。
連峙直接來到了一家名叫珍寶閣的古玩店。
這家店是杜志強的一個朋友的父親開的。
所以在跟連峙寒暄完之後,老闆就說道:「連同志,現在郵票的行情可不太好,我們也都不太看好郵票的前景,所以你真的要在這個時候購置郵票嗎?」
「我喜歡集郵,但是之前郵票的價格太高了,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就一直沒有入手。」
連峙說道:「所以現在郵票的價格降下來了,對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而且我買的少。」
主要是他手裡的錢太少了,要不然他肯定會直接買古董。
連峙都這麼說了,老闆也只能說道:「好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