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獵罪[刑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眾所周知,鋼化玻璃破碎時的特性和普通玻璃不同,普通玻璃破碎時形成的是鋒利的碎片,會掉落一地,而鋼化玻璃破碎時形成的是蜂窩狀的鈍角小顆粒,除非二次破壞,否則不會掉落。」①

「按照專案組的說法,連安國是在鋼化玻璃上先砸出了一個大洞,然後才跳的樓。」

「正常情況下,12mm厚的鋼化玻璃,破碎後,50mm*50mm範圍,形成的均勻顆粒在40個左右,也就是說,一道50mm長的鋼化玻璃破洞,按理來說,給人造成的擦痕應該是不會超過10道。」

「但是你們看這裡,這一處擦傷總共不過20mm,卻出現了9道擦痕——」

聽到這裡,連峙幾乎是脫口而出:「這說明,連安國墜樓的時候,身體在鋼化玻璃的碎片上反覆摩擦過。」

連安國如果真的是自殺的,那他肯定是直接衝出去的。

他不可能衝到一半,又退了回去,然後又衝出去。

那結果就只可能是兇手怕自己也摔下去,所以不敢用力去推連安國,再加上他在窗戶上破開的洞口有點小,而鋼化玻璃破碎後也還是有一定的強度的,這就導致連安國卡在了洞口,於是兇手把連安國拉了回來,然後加大力道又推了出去——

第90章

聽見這話, 整個會議室瞬間就陷入了一片死寂。

短暫的沉默過後,蔣局長等人一邊飛速地翻看起了手裡的資料,一邊拿出手機搜索起了有關鋼化玻璃的資料。

五分鐘後, 他們陸續放下了手裡的資料和手機。

吳副隊是對的。

連安國身上的傷情確實有問題。

他十有八九是被人謀殺的——

連峙還真就不是在誇大其詞。

最主要的是,這個疑點竟然是吳副隊發現的——

注意到他們的神情變化,吳副隊臉上的滿意幾乎快要遮掩不住。

雖然論破案能力,他遠遠比不上連峙。

但是論辦案經驗,他敢說兩個連峙, 都追不上他。

畢竟他二十一歲就進了刑警大隊,今年,他已經五十三歲了。

——十二年前, 他去邊省學習的時候,碰到過一件類似的案子。

那件案子的死者是一個年輕女人,她在她三十歲生日那天, 從公司頂樓一躍而下。

就在她自殺的前兩天, 她所在的部門的主管又搶走了她一個大客戶。

之所以說又, 是因為她進入那家公司不過三年, 已經被那個主管搶了二十多個客戶了。

而那個主管是那家公司老闆的小舅子。

偏偏她學歷不高, 還有個早亡的爸, 得病的媽,以及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 輕易不敢辭職。

再加上死者的家屬打上了門去,那家公司的人當然不肯承認是他們逼死了死者。

他們咬定死者是被人謀殺的,那家公司的一個副總甚至還站出來說, 那天晚上, 他隱約有看到死者在墜樓之前,跟什麼人扭打到了一起, 死者拼命掙扎,但還是被那個人推了下去。

最後負責這件案子的那名刑偵專家,就是根據鋼化玻璃破碎後的特性,以及死者身上的傷痕數量,判定死者是自殺身亡的。

但現在顯然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蔣局長:「大家再加把勁,爭取再多找幾個破綻出來,到時候,我們就把這件事情報到省廳去,直接拿下這件案子的調查權。」

到時候,說不定不僅連安國和連質可以沉冤得雪,他們臨本縣公安局也能借著這個機會,大出一場風頭。

馬詠思等人當即大喊道:「是。」

而後他們就又投入了緊張的調查之中。

連峙卻將目光從那些卷宗上收了回來。

因為他已經把那些卷宗來來回回翻看了十幾遍了,都沒有看出什麼破綻來。

這足以證明,在這些卷宗上,他肯定是不會有什麼發現來了。

但這並不代表著他現在就只能旁觀了——

既然連安國不是自殺的。

而他身上的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罪名本來就疑點重重。

那麼他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連安國是被人謀殺的。

而對方殺害的原因,十有八九是他擋了什麼人的道。

想到這裡,連峙找了一個角落,撥通了連安國的大女兒,也就是前身的大侄女連萱的電話。

連萱原本在審計廳工作,前年剛剛考上的,連安國出事之後,不僅前身受到了牽連,她也被調到了一個比臨本縣還偏遠的縣城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