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華不自覺順著郭絡羅·雅怡的視線看過去,發現自己的行為後,又不動聲色地轉了視線。
不過也看到了惠妃黑沉的臉,嘖嘖。
「咳嗯,後來呢?」瑾華輕聲問道,還端起眼前的茶水,裝作喝茶,擋住了嘴唇。
郭絡羅·雅怡嗑瓜子的手都頓了一下,隨即興致勃勃地說:「大皇子走到太子面前完全擋住太子的視線,回了句「你也別看啊」,呵呵呵。」
瑾華想像了一下那個鏡頭,腦中想到一個詞「菜雞互啄」,「噗嗤」嘴裡的茶差點嗆到。
郭絡羅·雅怡看到,越發來勁了:「後來惠妃就來了,拉走了大皇子,看著,母子倆還拌了兩句嘴,不然大過年的惠妃不會是這副臉孔。」
有道理,看來大皇子和太子的矛盾從小就有了。想起兩人未來的處境,瑾華吃瓜的心思就淡了些。
好在這時候,宮中三位大佬來了,佟皇貴妃位同副後,這時也是跟著他們一起來的。
眾人忙起身行禮,山呼萬歲。
康熙叫起後,有眼色的宗親和大臣就開始誇讚外面的「仙宮」唯妙唯肖,又引申出大清海晏河清,國泰民安。
瑾華聽了嘆為觀止,這都太會了啊,瞅瞅康熙的笑臉,眼睛都要笑沒了。
君臣一番商業互吹後,就開始了每年的獻禮環節,瑾華看的眼花繚亂,這麼一對比她的奶糖就有些拿不出手了,還好,康熙很上道,後來給又她送來了一尊金身佛像,讓她送給太皇太后,遏必隆也給她準備了一柄通體碧綠的玉如意用來送給太后,至於康熙,兩人心照不宣,但瑾華還是送了一匹汗血寶馬給他,這匹汗血寶馬還是遏必隆費盡心思弄來的。
很快到了皇子獻禮的環節,按照禮節,應該是太子先送禮的,但按照長幼有序,又應該是大皇子為先,聽高洋說,去年是大皇子不動聲色搶先一步送禮的,不知道今年會是誰。
今年有點尷尬,兩人同時站了起來,又差不多異口同聲開口說話。
瑾華看了覺得好笑,在她看來這就是兩個小孩爭寵而已,但因為索額圖失勢,太子稍顯弱勢,這時候大皇子的不謙讓就讓康熙有些心疼太子了。
於是,康熙溫和地對太子說:「保成準備了什麼禮物?」
太子的眼神亮了亮,朗聲道:「回皇阿瑪話,兒臣親手抄了佛經給烏庫媽媽,皇瑪麽。」說著,分別給兩位行了禮,又給康熙行了一禮,說道,「兒臣也親手抄了孝經給皇阿瑪。」接著又說了些祝福的話。
太子的禮物是自己親手所寫,在場諸位宗親大臣都夸太子純孝,這就顯得後頭獻禮的大阿哥有些尷尬了,他給兩位太后的禮物都是珍貴的玉器,給康熙的禮物是納蘭明珠親自尋的吳道子的真跡,價值不可估量,但因為太子珠玉在前,他也只得了yihua康熙一句尚好。
瑾華覺得康熙這人在對待兩個孩子的方面,真的是令人一言難盡,拉一個踩一個不要表現得太明顯,沒看見惠妃臉上的笑已經快掛不住了麼。
後頭的皇子年齡還小,基本都是其母妃幫著準備的禮物,瑾華特意關注了一下四阿哥,應該是年紀還小的原因,看不出未來雍正皇帝的王霸之氣。
宴席結束後,瑾華回到永壽宮就準備休息了,頂著幾十斤的朝服,還要保持儀態,真的是很累人的事情。
永壽宮很快關了宮門,延禧宮中,惠妃坐在寢殿,一言不發的由著大宮女惜梅為她卸妝。
想起堂兄納蘭明珠費盡心思找來的吳道子真跡,竟然敗給了太子的「孝心」,惠妃只覺得諷刺,康熙素來偏心太子,她的保清曾被送出宮撫養,太子卻好端端地被康熙帶在身邊,惠妃拉扯著手中的帕子,那帕子生生被扯成了兩段,可見惠妃心中有多麼意難平。
東五所中,大皇子也未就寢,他心中憋悶,只覺胸口一股氣直直往腦門上沖,這時伺候他的小太監端了水進來要給他梳洗,他抬腿就把人踹翻了,那水盆里的水就直直潑在小太監身上,大阿哥看了說了聲「滾!」便進內室躺下,不再出聲。
那小太監被踹得狠了,一下子喘不過氣來,緩了一會兒,才爬起來,將地上的水漬收拾乾淨,全程安安靜靜,不敢弄出一點動靜。寒冬臘月的,即使是溫水,這會兒也冷了,他穿著濕衣服出門,被凍得直打哆嗦。
出門前,他回望了一眼內室,眼神複雜難辨。
毓慶宮也還熱鬧著,太子邊洗漱邊聽著身邊人的奉承,心中還是有些得意的,只是他素來穩重,在康熙的教導下,很有些喜怒不形於色的泰然,便只聽著,沒有做聲。
他心中感慨薑還是老的辣,這次年禮,他是聽從了叔公索額圖的意見,很早之前就開始抄寫了。
果然,皇阿瑪更看重心意,只是,之前叔公行事不謹慎,惹怒了皇阿瑪,導致他堂堂皇太子在朝中竟處於弱勢。
過完年他就十一歲了,皇阿瑪肯定會讓他上朝聽政,若他還是如今的弱勢,於他不利,不知道叔公示弱,至孝的計策能不能讓皇阿瑪動容,進而網開一面,再次重用叔公。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