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無非是想把人娶進門,拿了錢就不管了。

宋驚蟄正想著,吳老太突然打開門從屋裡走了出來,頃刻,院子裡的人掃地的掃地,看天的看天。

吳老太瞧見這些人就罵道:「一個個都是來討債的。」說完還狠狠地颳了眼宋驚蟄。

都是給他說親鬧的。

宋驚蟄朝她露了個格外明朗的笑容:「奶別生氣,氣壞了身體沒人替。」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生氣了?」吳老太差點沒被他噎死,罵了一句,氣不順地轉身進了灶房。

「哥,奶這是怎麼了?」她一走,院子裡的人這才鬆了口氣,四散開了。剛從村口紡織坊下工,沒有目睹全程的宋寒露雲裡霧裡地走到宋驚蟄身旁問道。

「奶丟了銀錢,氣不順呢。」宋驚蟄回了一句,岔開話道:「你今天怎麼下工這麼早?」

「坊里的麻線沒有了,活幹完了就下工早。」宋寒露回完話,還是想聽八卦,「奶怎麼就丟錢了?」

「大人的事,小孩少打聽。」宋驚蟄沒說。

村口的紡織坊是五年前官府開辦的,去上工也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抵稅——康州府人多地少,百姓家裡的田地連溫飽都困難,就沒有多餘的土地種桑養蠶,官府年年收不上每人每年一匹布的人頭稅。

為了收上稅,康州府官員以五村為一里,在村口設坊,由官府提供蠶絲麻線,村民提供勞力紡布交稅。

老宋家的紡織勞力落在了宋寒露身上,這是宋驚蟄給她爭取的,這樣就能避免她跟自己一樣,被他爺奶趕去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農活。但在紡織坊里和一群嬸子媳婦幹活的宋寒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好聽八卦的毛病。

宋驚蟄越不說,她就越想聽。

她拉著宋驚蟄的胳膊:「我都十四歲了,不小了,哥你就說說唄。」

宋驚蟄被她纏得沒辦法,交代她道:「那我說了,你可不能傳到外面去。」

宋寒露當即表示:「我絕對不跟第二個人說!」

沒過兩天,桃源村和周邊幾個村子的人都知道吳老太在打秦家灣秦滿倉家傻哥兒的主意。

秦滿倉媳婦周二風聽到這話揣了根擀麵杖就到老宋家幹仗了:「吳桂花你個不要臉的老貨,還想打我家哥兒的主意,我告訴你,我家哥兒就算是殘了癱了,躺炕上下不了地,我也看不上你個黑心肝爛心腸的人家!」

「你說誰黑心肝爛心腸的,看我不撕爛你個噴糞的臭嘴。」吳老太是個不甘示弱的,聽了這話哪能忍,當下就衝上去與周二風扭打在一起。

秦翠蓮見狀連忙去拉:「鄉里鄉親的,有啥話不能好好說?動手動腳的,傷了可怎生是好。」

周二鳳扯著吳老太的頭髮跟她對打,嘴上連同秦翠蓮一塊罵:「秦翠蓮你個狼心狗肺的,你擱這兒裝什麼好人,別以為我不知道,就是你連同你婆母一塊算計我家哥兒的,虧我在秦家灣時待你不薄,你就是這樣恩將仇報的?」

周二鳳不傻,她家哥兒陪嫁十兩銀子的事,她只跟相熟的幾個人提過,這宋家怎麼知道的,除了秦翠蓮沒別人。

正是因為清楚,才更生氣。她跟秦翠蓮在秦家灣時可是手帕交啊,結果她拿人家當朋友,人家拿她當傻子。

秦翠蓮被周二鳳這麼一罵,人都被罵懵了。

「呸,什麼玩意兒。」周二鳳才不管那麼多,在宋家胡亂發泄一通出了氣後,頂著亂糟糟的頭髮,往宋佳門口淬了聲,又揣著擀麵杖走了。

周二鳳這麼一鬧,吳老太和秦翠蓮在村里丟盡了臉,好些天了都不敢出門。

宋萬民聽著村里人的議論聲,成天坐在門檻上,滿面愁容。

宋驚蟄忙完地里的事,過去安慰他:「爺爺,這事都怨我,要是不給我說親,家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要不家裡別給我說親了。」

隨著家裡人口越來越多,矛盾也越來越大,宋驚蟄覺得他家一天不分家,這些算計和爭吵就一天不會少。

可他們這個朝代不興分家,律法里都寫明了:父母在,子孫別籍者,仗六十,徒三年。這個刑罰太重了,就算有心想分家,也沒人敢提。

但宋驚蟄前段時間從縣城的讀書人嘴裡聽到另外一條律法:父母許令支析別籍者,聽。意思是長輩願意分家,那就可以分。

可他爺奶是鐵了心,想讓大伯和他家養著三叔一家,要讓他爺奶主動分家,眼下這些矛盾還不夠。

「咋能怨你,不成家哪成。」宋萬民不贊同,不說宋驚蟄下面還有幾個沒成親的弟弟妹妹,就說這個家裡有個打光棍的名聲也不好聽,「依我看,這親不僅要說,還要往好里說!」

宋萬民越說越覺得是這個理,他家如今被人議論來議論去,就是因為他家老婆子不好好給驚蟄說親,總想走歪門邪道。要是他家驚蟄不僅說上了親,還說了一門好親,村里那些人的嘴巴也能堵住了。

他家在村里丟失的顏面也能重新撿回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