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林立夏心道,我倒是想,你也不樂意啊,嘴上卻說:「咱又不是去走親戚送臘肉多不好看啊。」

馮金玉一想也是,提條臘肉在手上哪有捉只雞在手上風光,而且那天鄭月娥可是大方得很,都沒跟她討價還價,要是她再摳摳搜搜的,人家該怎麼看她。想到鄭月娥跟她承諾的那些,馮金玉一咬牙,從雞圈裡捉了只最肥的老母雞出來。

林立夏滿意了:「這隻好。」還下蛋呢,要是驚蟄哥不急著殺了吃,還能隔天吃上個蛋。

等林家人收拾妥當,提著雞去宋家時,稻香村的人都吃過早飯出來幹活了。見到這一家三口,已經聽馮金玉念叨了好幾天她未來哥婿家有多麼明事理多麼好的稻香村人,酸言酸語道:「喲,不是說人家家裡看中得很嘛,這還提只雞去,莫不是怕人家反悔,不肯下定吧。」

林立夏轉過頭去見是一個和她奶交好的老嫗,跟他奶一樣,最喜歡兒子了,對家裡生不出孫子的兒媳婦可勁折騰了,最見不得的就是他們這些不太能生的哥兒得意了,沖她笑道:「那可不,我可怕他們家覺得我家小氣反悔了,不像張奶家連個提把菜上門的哥兒都沒有,以後全家打光棍多光宗耀祖啊,往後我們出去都得豎著大拇指誇你家,赤條條的全是好漢子。」

邊上不少人都聽笑了,張桂菊被氣了個半死,惱怒道:「牙尖嘴利,我看你到了婆家能討得了什麼好,別沒過兩年就被休了回來。」

林立夏笑得更開心了:「那張奶你就瞧好吧,你被休了,我都不帶被休的。」

張桂菊七竅都要氣冒煙了,下意識地就想回,我才不會被休呢,還沒張口就反應了過來,她老頭早死了,壓根就不會有人休她,還想再說些什麼,林立夏他們早走遠了。

張桂菊沒辦法只得對著遠去的背影淬了一口:「我就不信那宋家能有那麼大方,要真能出得起這麼多聘禮,啥樣的人家找不到,找你林立夏。」

這話周圍人認同,不管馮金玉這些天在村里如何吹噓,她們雖然牙酸卻並不怎麼相信。村戶人家結親都是能省則省,有那大方的也是兩家商量著來,不可能一張口就允諾這麼多。林立夏又不是啥好哥兒。這話肯定是馮金玉吹的牛,他們現在就等著馮金玉傍晚回來,好笑話她呢。

「……」

桃源村,宋家。

一大早的,宋驚蟄就被鄭月娥給叫了起來,讓碾黍米麵。

鄭月娥不是康州府人,她是從西北那邊逃難過來的,她的家鄉定親都是要吃黍米糕的,沒有黍米糕就顯得這家人對未來夫郎家不滿意。

為顯示誠意,這黍米糕必須做。

取了黍米,到村裡的石磨坊用碾子碾成黍米麵,加熱水調和成黏狀,捏好團,再放一顆紅棗,上鍋蒸熟,軟糯香甜。

由於是宋驚蟄下定,宋家其他人都沒插手,這些活都是鄭月娥和宋驚蟄幾人幹的。聞著灶房裡飄出來的香甜味,宋家的小孩都吸了吸鼻子,各自問自家大人:「娘,二嬸/二伯娘在做什麼,好香啊。」

「蒸顯擺唄。」其他兩房沒好氣地回。

這鄭月娥平日裡在宋家掃把倒了都不會扶一下的主,才嫁進宋家那會兒,叫她做飯她摔碗。農家人的碗多金貴啊,誰敢叫她這麼霍霍,時間久了吳老太就不讓她進灶房了,灶上的活計都落在了其他兩房頭上。

本以為鄭月娥不會做飯,其他兩房也都認了,誰知道前幾年,宋白露相看,鄭月娥一早就在灶上忙碌開了,那手腳麻利的勁,可比她們厲害多了,尤其是她蒸出來招待施家人的黍米糕,真是香死個人。

她們活了這麼些年,還是第一次知道黍米能這樣做呢。

這可把宋家大房三房的人氣得不輕,找鄭月娥理論,問她這麼些年為什麼不做飯,人家理直氣壯地:「我男人早些年給家裡幹活,我女兒兒子這些年也給家裡幹活,我不做飯怎麼了。」

真真把人氣個仰倒。

所以這會兒宋家人見鄭月娥又在灶房忙碌開了,全都沒好臉色。

鄭月娥才不管他們怎麼想,第一鍋黍米糕一出鍋,她就塞了一個給幫著燒火的宋寒露:「待會兒嘴甜一點,要曉得叫人知道不。」

「知道,知道。」宋寒露接了糕,連連點頭,當年大姐相看的時候,她娘就是這麼囑咐她的,她一口一個姐夫,把大姐夫哄得可高興了,聘禮都比別人家多準備了一份。現在同樣的事再做一遍,她做起來駕輕就熟。

宋家二房的人全都在為即將上門的林家人忙忙碌碌,就連宋福田都時不時地幫忙遞個東西,看一下家裡哪裡亂了,再整理一下。

全家人看上去就數宋驚蟄最淡定,不緊不慢地幹著活,好像今兒不是他下定一樣。事實上,在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時候,宋驚蟄瞄了門外八十八眼,又瞄了自己的衣著一百零八遍,確定沒有什麼地方不妥後,這才放下心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