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知道了,爺爺。」宋驚蟄點點頭,將宋萬民送回了老屋。

其實不止村民們好奇收成,宋驚蟄和林立夏也好奇。

歇了一夜,第二天天不見亮,兩人就忍著身上的酸痛爬起來,將放在屋檐下的曬席抱出來,攤在院子裡,把家裡堆得都不能下腳的稻穀一一搬出來,倒在曬席里攤開晾曬。

其中還有不少打稻穀的時候落在裡面的稻稈稻葉,宋驚蟄和林立夏拿簸箕將它們篩出來,直到曬席里再沒有一絲稻葉為止。

可曬稻穀也不是個輕鬆的活計,正值開春,萬物復甦,不僅地里的蟲鑽出來找吃的,天上成群結隊的鳥兒也在找吃的。

穀物是鳥類最喜歡的食物,特別是這攤在地里任由它們啄的穀物,幾乎是要不了一會兒就有一群鳥類落在曬席上吃穀子。

宋驚蟄和林立夏拿著響杆趕了一天的鳥,施銀杏覺得好玩,饞著宋福田拿竹子也給她做了根響杆,每當棍子打在地上發出啪啪的聲響,激飛一群鳥,她就嘎嘎樂得不行。

就這樣重複忙了幾天,直到稻穀里的水氣全被曬沒了,林立夏和宋驚蟄這才裝袋,過秤。

十畝地的水稻,五畝北方稻收了五石,五畝南方稻收了三石,加在一起都沒有千斤。

這個消息一出,村里人全搖頭:「那麼多人忙活一通,就這點收成,還不如就種高粱豆子呢,還不用那麼累。」

「收這麼麻煩就不說了,種的時候又是改田又是育苗的,還要趕蟲,哪有我們刨點土挖個坑下種方便。」

「我還見驚蟄往稻田裡撒了不少肥呢,我看他刨去這些雜七雜八的,不僅沒掙錢,還往裡面貼了不少呢。」

村里人的議論,宋驚蟄和林立夏不是不知道,但他們這兒沒空管這些。

想知道種稻子賺不賺錢,就得把稻子全賣了,可正經田地種的莊稼是要上稅的,上了稅,就估算不出價值了。

宋驚蟄找到村長,想跟他商量,讓他把他這十畝地的稻子給算成秋花生,正好去年他們收的花生還沒有賣。

村長也正為這事兒犯愁呢,村里就宋驚蟄一個種水稻的,收成還不好,在一堆高粱豆子的田稅中,他交那麼點稻子上去,著實不好看。

宋驚蟄一來找他,他當即就應下了:「成,不過你那十畝地是上等地,你知道的,上等地要交兩成的田稅。」

宋驚蟄應下:「好。」

他們這兒的田稅是按田地的地色來上的,上等兩成,中等一成,下等半成。

先前因為立夏跟榮夫郎打架那事兒,他們跟村長家生了嫌隙,村長沒有在這事兒上為難他,讓他們如實交稅,宋驚蟄已經很感激了。

但村長也給宋驚蟄潑了盆冷水:

「驚蟄啊,我去外頭打聽過了,縣令大人他們在大荒村搞的水田收成也不好,那些跟著種稻子的富戶今夏都不打算種稻子,想種點別的試試。」

「你一個農家人,要錢沒錢,要本沒本,今年的地你還能靠去年的花生抵稅,今夏要再種水稻,你還能拿什麼抵稅?」

這確實是個問題,去年分家分的糧食,宋驚蟄他們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今夏分家那三畝地的收成得留著換糧食了。

可宋驚蟄要是個聽勸的,他當初也就不會改田了,他嘴上應著:「我心裡有數,叔。」回頭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在村里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宋驚蟄一解決完稅收的事兒,就和林立夏把稻子運去鎮上賣了。

這季的稻子被蟲啃過,長得也不好,還沒種子飽滿,宋驚蟄和林立夏也以為值不上什麼價了,誰知他們都想左了。

他們這地兒沒人種水稻,這粳米又是細糧,是富貴人家才能吃的東西,即使長得不好,但只要口感不變,一樣不影響賣價。

王有糧南方稻給他們算的五文一斗,北方稻八文。宋驚蟄八石稻穀,總共賣了五兩五錢。

他們這兒的豆子高粱最高價還是去年夏天遭災,又恰逢各大作坊沒有存糧了,王有糧給的三文多一斗。

尋常豆子高粱的價格在一文半和兩文錢間來回浮動。

十畝上等地的高粱豆子收成也不過二十五石,最高價全賣了,也才五兩銀子。

他們算下來比種豆子還多出半兩。

而且這還是在他們第一年種稻子,不會種,收成不好的情況下,要是他們種得好,收成好,宋驚蟄和林立夏都不敢想,這十畝稻田的收益該有多好!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