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批雲耳木少,宋驚蟄又養得精心,每天都過來看情況,幾間屋的雲耳長勢都挺不錯的,但要說哪間屋的雲耳長得最好,還得具體看摘下來的統計。

雲耳跟種莊稼的採收不一樣,莊稼采完就沒了,雲耳在第一天收穫後,不灑水,放個一兩天,再灑水,十天左右又能長出一批,一直可以收三四次。

宋驚蟄這批雲耳是在屋裡養的,沒有雨水的滋潤,採摘前得大量灑水,才能使雲耳從木頭上舒展開身姿。

不然它的顏色跟朽木融為一體,屋裡光線暗,不仔細看,壓根就找不出它。

採摘前,宋驚蟄天天在老屋這邊灑水,連晚上都是宿在大伯母家,方便夜裡起來查看這些雲耳的情況。

宋驚蟄養雲耳的事,在村里傳了個遍,大家還指著這次他的雲耳養好了,他們也跟著養呢。尤其是一些家裡沒錢又沒地,改不成稻田的人,看著別人種稻子賺到錢,他們卻賺不到,更期望宋驚蟄養好了。

這樣他們不能種稻子還能養雲耳嘛。

因此宋驚蟄採收雲耳這天,幾乎是全村的人都來看熱鬧了,想看這次宋驚蟄總共能收多少斤鮮雲耳。

雖說這雲耳採下來還得曬乾了才能吃,不然很容易中毒,但大家都是山邊上的人,每家每戶都上山採過雲耳,對幾斤鮮雲耳出一斤干雲耳的事,了如指掌。

只要宋驚蟄把目雲耳采完,一上秤,他們就能大概算出他的收成。

四個屋,要分成四次採收。宋驚蟄一個人一天顯然弄不完,他叫了宋萬民,吳桂花,還有大伯母,三伯母這些感興趣的人來幫他摘。

因為是要拿來賣的,也不能像村里人那樣一把薅地摘,得一片一片地摘。浩浩蕩蕩一群人,從早上摘到下午才算把四個屋的雲耳全部摘完。

他們一摘完,外頭等了一天的村人迫不及待地問:「驚蟄,你這批雲耳總共收了多少啊。」

第80章

宋驚蟄分別稱好幾個屋的雲耳, 由於是第一次採收,采大不採小,收穫委實不多:「總共一百八十斤。」

「只有這麼一點嗎?」

村里人聽到這個數目, 全都大失所望。鮮雲耳水分大,十斤才出一兩斤的干雲耳。就算屋裡的雲耳還能采三次, 最終收穫也不過八。九十斤。

縣裡的山貨鋪子常年三十文收干雲耳, 百斤也不過三兩銀子。看著還行,可要搭這麼多間屋子進去, 還有買雲耳木的開銷, 算下來竟比他們種地的收成還不如。

「驚蟄, 這養雲耳不划算啊。」

「驚蟄, 你還是別折騰了。」

「是哩, 你掙錢也不容易, 別拿銀子打水漂。」

村里人七手八腳地算完, 又七嘴八舌地去說宋驚蟄。他們也是一片好心,這幾年跟著宋驚蟄種稻子,種苧麻,給他幫工沒少掙,看他虧錢, 大家感覺比自己虧欠還要難受。

畢竟宋驚蟄大方, 不藏私。他掙錢了,全村都能跟著掙;他虧錢了,可不就等同於全村一起虧錢嘛。

「行,我回頭再琢磨琢磨。」宋驚蟄聽著村里人的勸誡聲,也不生氣, 依舊笑著跟他們說話。

村里人就是這樣的,好奇心重, 勸誡心更重。順著他們,什麼事都做不成,不順著,他們就該說宋驚蟄這個人不識好歹了。對付他們,宋驚蟄一般都嘴上先答應著,回頭該怎樣還怎樣。

村里人見宋驚蟄答應得這麼爽快,以為他真的聽進去了。又說了一些,你還年輕,這個沒折騰成事,以後總有折騰成事的時候。三三兩兩地散了。

他們是來看熱鬧的,不是來給人找不痛快的。這熱鬧沒看成,反倒看了一場笑話,再待下去,就該討人嫌了。

人群散去,熱鬧的院子安靜下來。宋驚蟄如同趕走了八百隻聒噪的鴨子,耳根清淨,空氣清新,一身輕鬆。

宋萬民來幫忙採收,本以為孫兒能像前幾次那樣再大展身手一番,不承想他這次沒成事,想說:他就說這養雲耳的事成不了,這長在山裡的東西,從來沒人在家裡這麼養過,要真那麼好養,不知道多少人去養了,還輪上他們?

可他見剛還有說有笑的宋驚蟄不言語了,到底不忍心把這些話說出口,咳嗽了一聲,勸說道:「沒事兒,這房子曬曬還能用,幾根木頭你也沒出錢,一點糧食,就當是接濟立夏他大哥娘家了。」

宋萬民開口了,摘了雲耳出來,聽著村里人給宋驚蟄潑冷水的話,往天嘴皮子利索,今天異常安靜,一直沒搭過腔的吳桂花、秦翠蓮、孟雙秋婆媳三人說話了:「可不是,你折騰的這些,連你掙的九牛一毛都沒有,就當玩了一場,有什麼大不了的。」

「回去好好侍弄莊稼,等到入夏收稻子和苧麻的時候,你還是咱們村最風光的。」

這次叫村里人看了場笑話又怎樣,她家驚蟄還是村里地最多的人家。誰能有他能,年紀輕輕就有四十多畝地,還給家裡蓋了座大宅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