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驚蟄還要給那些花施肥,林立夏真不敢想,他下次去縣裡,光是拔草,修剪花枝得費多少工夫。

提著工具,走在回家的道路上,宋驚蟄安撫林立夏:「沒事兒,回頭就讓學堂里的那幫學生們剪了花去賣。」

林立夏疑惑:「這能行嗎?」

宋驚蟄揚眉:「怎麼不行,咱姑娘五歲就能去街上賣花了,學堂里的學生怎麼著都有個十來歲了吧,賣個花,能把他們為難死。」

林立夏想到小滿五歲的時候,看到他們賺錢,她也嚷著要賺錢。

宋驚蟄沒辦法,給她剪了些花,讓她提溜著一個小花籃,去大街上賣花。

這小姑娘在家嘴巴就會說,到了街上一點都不認生,拉著個人的褲腿,軟萌軟語地問:「叔叔,買花嗎?」

那會兒正是牡丹花開得正艷的時候,一枝牡丹一文錢,小孩長得水靈靈,又可可愛愛的,宋驚蟄給她選的牡丹又大支又好看,手頭上稍微有些余錢的姑娘哥兒都捨得買來簪花。

小姑娘聰明,見買她花的人都是長得漂亮的姑娘哥兒,後頭就專找那些姑娘哥兒問,還真叫她賣了不少花。

林立夏頷首:「也是,也該叫學堂里的孩子們出去歷練歷練,可不能讀書讀傻了。」

這些年,村里人跟著他們種雲耳沒少掙錢,有了錢後,大家不再甘心自家孩子跟他們一樣當個泥腿子,紛紛掏錢,要在村里蓋個供孩子讀書的學堂。

宋驚蟄自無不可,學堂就蓋在他家荷塘的另一端,這裡是由荷塘里的淤泥填充起來的空地,宋驚蟄親自提了名,上書,蓮葉堂。

希望這些孩子如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不管學沒學好,堂堂正正做人。

「……」

一家三口有說有笑地回到家,施銀杏和林榆兩個擔子大的,早偷了他們舅舅、叔父的小船,漾到了荷塘中央摘蓮子。

見到他們回來了,還朝他們打招呼:「舅舅,叔父,小滿,你們要吃蓮子嗎?」

整個荷塘都種滿了藕,一到這兩天,蓮蓬多到壓根就吃不完,看到這兩個長得亭亭玉立的孩子,一臉開心地在小舟上朝他們問話,宋驚蟄也開心:「吃啊,多摘些,待會兒給學堂那邊也送些去。」

都是一個村的,給了學堂里的孩子,村里其他人也能嘗到。

「好。」兩小孩應了聲,頂著荷葉做的帽子,繼續穿梭在荷塘里找蓮蓬。

宋驚蟄回了家,在花團錦簇的天井裡找到水井,從裡面提溜出一個泡著的寒瓜,等著兩小孩從荷塘里回來給他們解暑用。

這兩小孩實誠,宋驚蟄讓他們多摘些,他們滿滿摘了一大船,送去學堂,學堂里那些孩子都驚呆了。

兩小孩不管那些孩子,放下蓮蓬,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

林立夏心疼地給他們擦汗:「摘一些就行了,回頭他們要是想吃,自己去摘,看把你們給熱的。」

「沒事的,林舅舅,難得回來一次,就當玩嘛。」施銀杏撩開貼在臉頰上的濕發,特別不好意思,她都十六歲了,他林舅舅還把她當小孩看。

宋驚蟄切了寒瓜出來與眾人分著吃,問他們:「怎麼這個天回來了。」

他記得,廚藝司不是這兩天放假。

林榆啃著寒瓜,開心地笑道:「叔父,我們出師了!」

林立夏好奇:「不是說還有一年嗎?」

他記得當初送去廚藝司的時候,司里大師傅說,至少都要學八到十年的。

施銀杏笑道:「這個月初,縣裡有戶人家做席,師父讓我們兩個去掌廚,我倆沒辦砸,還一人得了十兩的賞錢,師父說他沒什麼可以教我們的了,就讓我倆出師了。」

廚藝司里的廚藝學得雜,不僅要學怎麼做菜,還得學點心,甜點,飲品,以及自己試著創菜,為了不讓他們這些廚房去了別人家丟臉,進去他們還得學識字。

若是人家舉辦個雅會,要在糕點上做些文章,他們大字不識一個,主人家要不高興的。

不然學不了這麼長。

今年他們去大戶人家家裡做過好幾次廚,且他們又不打算留在司里做司里的廚娘,專給大戶人家做菜,師父就讓他倆出師了。

宋驚蟄和林立夏還沒來得及高興,在一旁吃瓜吃得高興得宋小滿眼睛亮亮的:「這樣說來,我以後豈不是天天都能在家吃哥哥姐姐做的好吃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