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郎他有兩幅面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別看桃源村現在有錢,可大家心裡都較著勁呢,他家起了四間屋,另外一家怎麼都要起四間或四間半屋。

不能讓人家給比了下去。

「行吧。」

當家的這麼說了,即使有那捨不得的婦人夫郎,回頭一咬牙一狠心地將田裡的秧苗拔了,放干水,跟著種麥子。

這次就連宋萬民這等老頑固們都沒有跳出來說二話,只是宋萬民如今已經七十多了,原來挺健碩的一個老頭,現如今一寸寸矮了下去。

他佝僂著腰找到宋驚蟄:「驚蟄,我地里的水,你得去幫我放一下。」

不是他偷懶,他是真干不動了。

宋驚蟄哭笑不得:「爺爺,你這麼大年紀了,還跟著折騰個啥。」

他的地早就沒種了,交給了大伯,畢竟大伯供養了他一輩子,他再偏心三叔,到老了,還是覺得老大好。

當然,他這肯定也是看三叔家日子好過才這麼做的,要是三叔過得不好,他應該還是會偏心三叔。

宋萬民擺手:「我是老了,又不是死了,怎麼就不能折騰了,你大伯母他們忙不過來,你去幫幫忙吧。」

「好。」宋驚蟄一口應下。

宋福堂如今也五十多快六十了,他把管事的位置交給宋碩果,回家跟著大伯母一塊下地。他在碼頭幹了幾十年輕鬆的活計,地里的活早就生疏了,加上身體大不如年輕的時候,家裡的地時常忙不過來。

小輩里,就宋驚蟄和宋家昌在家的時間多,他們不去幫忙,誰去幫忙。

眼看就要乾旱了,這麼多人放水,宋驚蟄可捨不得田裡的水白白放掉,他把村裡的引水的水渠通到了自己荷塘里,讓大家把水往他荷塘里放。

這個天,荷塘里的荷葉還沒敗下去,眾人瞧著那一池綠油油的荷葉,心疼地跟宋驚蟄說:「驚蟄,這水一放下去,你這一池藕,怕是要壞不少。」

宋驚蟄滿不在乎:「壞了就壞了吧,沒水的日子才難熬。」

一池藕生得好,至多也就賣一二百兩銀子,用這點錢換村里人活命的莊稼,值了。

「行吧。」宋驚蟄都這樣說了,村里人再心疼也把水放進了他的堰塘里。

「……」

養了這麼些年稻子,也有養出經驗的人家。他們會在稻田裡養一些魚,到了收稻子的時候,一邊收一邊捉魚吃,也算是給家裡加個肉菜。

田裡的魚再怎麼捉也有漏網的,宋小滿蹲在水渠邊,看見不少跟著水渠游到她家池塘里的魚,回家拿網子網在缺口處,到了傍晚,提一兜子魚回家跟宋驚蟄和林立夏炫耀:「爹爹,阿爹,看魚!」

宋驚蟄和林立夏瞧見她抓回來這麼多的魚,哭笑不得地問她:「你抓這麼多魚,有跟村裡的叔叔伯伯打招呼嗎?」

這魚畢竟不是他們養的,不能說,跟著水流到了他們魚塘里,就成他們了。

「說了。」宋小滿笑著道,「我抓魚的時候,好多人都看見了,提回來的路上,還問他們要不要來著,他們都說不要,我才全部提回來的。」

宋驚蟄和林立夏放心地把魚倒進了水桶里,拿水養著,問她:「這麼多魚,你打算怎麼吃啊?」

小姑娘想也不想道:「我要吃麻辣酸菜魚。」也不知道是不是立夏懷她的時候極愛吃辣的,就學上了,從她長牙開始餵飯後,極愛吃辣的,辣得眼淚鼻涕橫流也要吃。

「行呀。」宋驚蟄應下,但也提了個要求,「吃完麻辣酸菜魚,我們小滿是不是該回縣裡上學了。」

宋驚蟄只讀過一年書,林立夏更是個半吊子,怕把孩子教歪了,自小滿三四歲開始走路說話起,他們就把她放在了村里學堂讀書識字。

村里人講究男女七歲不同席,孩子小,天天跟一群男孩子混在一起沒關係,大了再在一個學堂讀書就彆扭了,他們又把小滿送到了縣裡,找個女子學堂上學。

這幾個月女夫子家裡有事,小滿才沒去讀書,天天跟著他們上山下地。宋驚蟄估摸著女夫子也快回來了,給她提個醒。

「好呀。」小姑娘對於上學的事一點都不牴觸,一口應下:「正好,上次夫子讓我們臨摹的賦,我已經臨摹了好幾遍了,得交給夫子查驗,有何不對之處。」

宋驚蟄見她玩是玩,一點都沒荒廢學業,揚了揚唇,晚上一口氣做了三條魚。

麻辣酸菜魚,紅燒魚,清蒸魚。

吃得宋小滿幸福地抱著宋驚蟄的肩膀,一個勁地感謝:「謝謝爹爹!」

等她睡下,宋驚蟄兩人洗漱完,林立夏問宋驚蟄:「現在村里都種麥子了,回頭我回稻香村跟我娘他們說說,讓他們也種麥子,這乾旱是不是就能挺過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