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人的安撫下,林立夏很快就恢復正常了,他推開窗,瞧見外頭遮住視線的大雨,呼出一口濁氣:「有了這場雨,終於不用擔心,水庫的水也枯竭了。」
三年間,下雨的次數屈指可數,水庫再大,積的水也是有數的,不停地放了三年,就剩一個底子了,要再不下雨,等這點底子用完,大家也要學別的縣,逃荒去了。
好在下雨了。
宋驚蟄臉上也閃過一道輕鬆的笑意:「可不是,這場天災終於度了過去。」
有了這場雨,明年大家該種水稻的種水稻,該怎麼生活的怎麼生活。
宋小滿在兩人身旁也是一臉的開心:「明年我終於可以種花了。」
天這麼旱,即使家裡的水井沒有枯竭,她家還有蓄水的荷塘以及水庫的水,她也沒再澆花了,任由那些花枯死了。
現在有水了,她的種花大業,終於又可以搞起來了。
看她這麼高興,宋驚蟄和林立夏想到剛乾旱時,都沒有人教,她果斷果決地將那些盡心養護,甚至還有幾盆珍貴的蘭花給枯死了,還寬慰他們:「死掉的只是幾盆蘭花,但省下來的水卻能活很多人。」
兩人內心欣慰不已。
他們的女兒終於如他們給她取的名字那樣,是個襟懷廣闊,深明大義的人。
「……」
一場雨,使得死氣沉沉的康州府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生機。
也讓池水縣這屆的縣令撿了大漏。
他一上任就碰到了康州府前所未有的大旱,他以為自己倒了大霉,別說做官了,烏紗帽下的頭顱保不保得住都難說。
但他治下有個好鄉紳,不僅能夠種雲耳造福全縣百姓,讓上屆縣令也跟董縣令一樣高升了,還能號召全縣百姓自發去修水庫。
在康州府大旱,別的縣令都束手無策,任由治下百姓自行逃荒去時,他卻能安坐縣衙,笑看風浪起。
這一切都是因為宋驚蟄這個福星在。
這一屆的縣令跟其他幾位縣令不一樣,他迷信,他覺得池水縣能夠在大旱中這麼安穩,都是因為有宋驚蟄這個有福之人在。
所以,他在述職摺子里,大誇特夸宋驚蟄,可不能將這個福星給得罪了。
康州府雖說不是很大,但經過董縣令旱地改水田,教導治下種稻子,又有上屆縣令大力推廣種雲耳的事一項,已經變成了半個魚米之鄉。
稅收一年比一年高。
這次遇到如此大旱,使得康州府損失了不少人口不說,田地也荒廢了。
要想恢復先前的生機,沒個十年八年回不來,皇帝震怒,大斥康州府官員酒囊飯袋,這般天獨厚之地都守不住。
在御史、巡撫這些官員準備大力查辦康州府官員,來平息聖上的怒火時。
池水縣縣令的這封奏摺,就這麼一層層地傳遞到了聖上面前。
皇帝一看,在康州府全府大旱時,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縣,竟然沒有遭受乾旱之苦,全縣無一人逃荒,甚至還收留了不少周邊逃荒而來的百姓。
對池水縣縣令讚賞有加。
對池水縣縣令摺子里提到的宋驚蟄更是讚賞不已。
只是宋驚蟄一介草名,無功名在身,無法擢升他為官員,思來想去,親自提了一方牌匾交由下行官員,讓他們給這位能救百姓於水火的宋鄉紳。
京城離著池水縣十萬八千里,何況御史、巡撫們還要調查事情的真偽。
這封牌匾送到宋家的時候,已經是這年深秋了。
彼時,宋小滿的花又重新種了出來,奼紫嫣紅開遍了滿院。桃源村也因為乾旱三年過往取水的人多,原來的鄉間小道擴大了一倍不止。
大家來桃源村都來習慣了,一時不來了,還有些不適應。
因此周邊村子的人自發地在桃源村開了個廟會,每逢初一、十五在這兒趕集。
宋小滿又重操舊業,在廟會上賣開了花。她一個水靈靈的姑娘賣花,難免遭人非議,尤其是縣裡學堂有些自視甚高的學子,出口就是一些不中的話。
宋小滿氣得胸膛起伏,還沒來得及罵人,他阿爹站出來,對著人就是一通嘴炮:「你娘沒教過你怎麼說話,就回娘胎里好好學學再出來,還女子賣花,丟人現眼,你怎麼不以溺自照,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呢。」
林立夏跟著丈夫女兒讀了不少書,學了不少字,罵起人來那叫一個精彩,文的,俗的,髒的,粗的,樣樣都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