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70:老婆孩子熱炕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為掩蓋罪行,他偽造了自殺現場,然而最終還是難逃法網。

案件到這裡本該結束,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羅玉英站出來想為自己二兒子頂罪。

用羅玉英的話來說,她是黃土埋到脖的人,死了就死了。

可她二兒子還年輕,有妻兒要養活,因此她動了惻隱之心。

羅玉英的用心大家都理解,但是馬老二自己都承認了罪行,想推翻案情已不可能。

念在羅玉英一把年紀份上,加上她又是個法盲,耿所長因此就沒追究她責任,但狠狠批評教育她一番。

馬三得知此事,心情難以平靜,他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哭哭笑笑說了很多埋藏在心裡的話。

一個年前,馬家事情成為了村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導致羅玉英一病不起。

一九八一年正月底,羅玉英病故,在她出殯當天,下起了鵝毛大雪。

三月下旬,邢老七和劉大壯轉正成為在編人員,通過關係,曹彪把他們調去了刑警大隊。

四月初養老院一事審批通過,五月中旬槐西村成立了養雞場。

八月份土地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事情一經宣布,瞬間在村里炸了鍋。

不管村民願不願意,土地改革勢在必行,這是誰也無法阻擋事情。

十月份收拾過秋,分地階段也正式開始了。

每個家庭都將分到自己的口糧地和責任田。

口糧地是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每年都會根據人口和土地狀況進行分配。

責任田則是每個家庭負責耕種的土地,根據每個家庭的勞動力,分配的面積和位置也會有所不同。

隨著分地的結束,不少村民惶恐不安。

過慣了集體生活,冷不丁分田到戶,所有村民都不適應。

在村民惶恐不安中,時間來到了一九八二年。

這一年,村民們經歷了春播與收秋,辛勤的勞作終於換來了滿滿的收穫。

糧食的豐收,讓村民意識到了分田到戶的好處,因此不少村民開始主動承包土地耕種。

隨著土地改革的深入,生產隊大隊長、記工員、出納員、衛生員、畜牧技術員、放糧員、地號員,諸多職位被一職撤銷。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份,政府啟動了撤社建鄉試點政策,紅旗公社更名為紅旗鄉。

原公社書記職稱改為了鄉長,主任職稱改為了副鄉長…

一九八三年四月,孫會計與李保田同時申請了內退,他們退休後,職位由周勇與孫慶接替。

五月槐西村治安大隊解散,成立治安保衛室,工作人員從三十多人削減到四人,職稱治保主任與治保隊長,以及兩位隊員。

六月的天空,如同一塊湛藍的寶石,熠熠生輝。陽光傾灑,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暉。

李保田扛著鋤頭戴著草帽往家走,不等他進村,遇到前來接他回家的周勇。

第267章 正確引導孩子人生觀價值觀

周勇把鋤頭接了過去,李保田取下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額頭上的汗。

「爸,我不是說了嗎?等兩天我跟你一起鏟二遍地…」

家家都要種口糧地與責任田,李家自然也不例外。

周勇和李彩雲忙於工作,張桂芳無法勝任農活,五個孩子都在上學,因此莊稼活只能由李保田一人承擔。

李保田瞅了周勇一眼:「等你有時間跟我來鏟地,估計地里的草都要比玉米苗高了…」

周勇笑著說:「爸,我不是忙嗎?」

身為生產隊大隊長時,周勇工作就不清閒,隨著大隊工作人員削減,他這個新任村長工作量日漸增多。

李保田笑的多少有些不厚道:「能者多勞,好好干!」

周勇瞧著自己老丈人臉上的笑容,在心中碎碎念了起來。

其實在撤銷生產隊大隊長與記工員職務時,周勇還開心了一陣子。

他認為自己只擔任個磚廠廠長職務挺好,工作不僅清閒,更有大把時間享受生活。

可他高興沒有幾個月,李保田就提出了內退。

李保田年齡大了是一方面,如果他不抓住這次退休機會,一旦徐建民被調離紅旗鄉,村長的位置極有可能落入別人手中。

直白來講,李保田選擇退休就是在給周勇騰村長的位置。

想著這些事情,周勇臉上呈現無奈之色。

翁婿二人走走停停,時不時與鏟地回家的村民鄰里說說話嘮嘮嗑。

等他們到家時,天都黑了。

保姆姜月娥見他們翁婿回來了,急忙往桌上端飯菜。

在屋檐下乘涼的張桂芳手中拿著蒲扇從躺椅上起身:「咋這麼晚才回來呢?」

李保田取下頭上草帽:「遇到誰不得說幾句話?不知不覺到家就這個時候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