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鼎盛之時,甚至吸引了萬邦來朝。
金戈鐵馬、開疆擴土、國泰民安,這些詞語都不能概括大禹朝曾經的輝煌盛世。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毀在了八十年前的庚寅之變中。
大禹朝建國之初制定的種種國策,在歲月中早已變質。土地兼併軍閥割據,加上天災不斷導致外族入侵——庚寅之變,皇室遷都。
現在的禹京城並不是最初的禹京城,最初的禹京城早已毀滅在戰火之中。
庚寅之變中舊京城被破,皇族成年男性被屠戮殆盡。最後僥倖活下來的年幼皇子,被平定叛亂的河東道軍閥重新扶持上位,大禹朝才沒有就此滅亡。
庚寅之變雖然被平定,大禹朝的國運卻從此開始走了下坡路。
在外,各地的軍閥雖然表面上仍歸屬皇朝,但是稅賦不上繳,軍隊不聽號令,大禹朝對各個地方政府基本已經失去了控制力。
在內,年幼的皇帝上位,朝政不是被外戚把控,就是宦官專政。
大禹朝前一百二十年一共六位皇帝,後面八十年卻足足有十八位皇帝。
皇帝頻繁的更換,導致了更加混亂的朝政。
說到這,倒是要稱讚一下當今皇帝的運氣。
禎文帝從七歲登基,在位已經二十五載,真是打破了一眾祖宗的在位時間記錄。
不知道這與他是先帝獨子,又僅僅只有一位年僅三歲的皇子是否有關。
扯遠了,說回到現在。
現在的禁軍早已不是百里挑一的精銳,禁軍營已經成為各種貴族子弟、紈絝浪子的鍍金踏板。
讓他們吃喝玩樂可以,讓他們行軍打仗,可能逃得比主帥還快。
這也是為什麼禹京城會被一群骨瘦如柴、手無寸鐵的難民攻破的原因。
難民如同潮水一般圍攻過來,眼看著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經要阻擋住三人的道路,翠屏直接一手一個將郁寧和雲姑姑拎了起來,運氣三兩步飛身到含光殿前。
「陛下詔令,傳清寧公主進殿。」
眼看侍衛仍牢牢地把守著殿門,沒有打開的跡象,翠屏立即喝道。
郁寧也順勢將手中的聖旨,舉了起來。
這是剛剛出含元殿之前,郁寧同翠屏商量好的對策。
現在張洪鋒沒在門口,侍衛們不知皇上什麼時候宣過聖旨。但是剛剛貴妃娘娘和大皇子才被皇上找來,大公主估計也是皇上一同召見的吧。
危急時刻,侍衛們忙著抵擋難民,也來不及驗看聖旨。聽到翠屏的話,立刻打開門將三人放了進去。
郁寧三人進入殿內就直奔主殿而去。
剛到主殿門口,三人卻聽到裡面傳來一聲巨響,整個含光殿主殿瞬間坍塌,化為烏有。
巨大的轟隆聲伴隨著漫天的塵土,將郁寧三人震在了原地。
「這,這是怎麼了?」
郁寧有些不敢置信,她轉頭看了看其他宮殿依舊好好的,地面也並沒有搖晃。
這,這也不是地震呀!難道含光殿建立的時候,工人偷工減料,現在終於支撐不住倒塌了?
大禹朝的皇帝沒被亂軍打死,卻先死在這裡?
「公主,陛下他們?」
雲姑姑的聲音也有些不敢置信,要是皇帝陛下有什麼不測,那她們家公主可要怎麼辦呀?
倒是翠屏上前查看了片刻,回來打斷了兩人的猜想。
「公主,陛下他們應該是從暗道走了。」
「暗道!」
郁寧瞬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大禹朝經歷庚寅之亂後,皇室總是擔心往日之事再現。住進新皇宮後,立即在各個主殿中挖掘了大量暗道。
暗道中都安置機關,一旦啟用後立即就會銷毀,以防敵人會順著暗道追上前來。
不過這些屬於皇室秘辛,加上年代久遠,知道的人已經很少。翠屏估計是在暗衛營中聽聞的。
郁寧也不知道,現在是該稱讚一句老祖宗們未卜先知,還是感嘆自己的父皇狠心。
動亂發生後,自己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含光殿,卻還是沒有搭上皇帝逃命的順風車。想必現在整個後宮,也只有自己的母妃貴妃娘娘和同胞弟弟被帶上了吧。
禎文帝膝下三女一子,後宮更是妃嬪無數,此刻其餘人卻盡數被拋棄了。
郁寧的猜想不錯,現在跟著禎文帝逃命的,除了本就在含元殿中商議軍事的朝臣和侍衛外,就僅僅只有貴妃和大皇子兩人是皇帝專門派人帶來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