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浮生和張川過來之後,同郁寧見過禮,就開始議論這件事對寧國的影響。
「晉朝恐怕等不到明年,就會對我國用兵了!」
張川聽到安東道可能同晉朝結盟的消息後,立刻這樣說到。
郁寧點頭,安東道和晉朝一個在寧國東北,一個在西北,如果同時大兵壓境,恐怕以寧國如今的兵力難以支撐。
「殿下,我們須立即派人出使劍南道!」
蘇浮生聽了兩人的話後,則立刻提醒道。
「什麼意思?」
張川聽了,一時沒有想明白,怎麼又扯到劍南道了。
郁寧看向蘇浮生,蘇浮生解釋道:「如今天下,與我們寧國接壤的,除晉朝和安東道之外,就剩下劍南道,如果我們不立刻同劍南道結盟,恐怕來日要重現當年巴州之困呀!」
巴州當年被三路兵力,從南北兩面夾擊,不過幾年就朝滅人亡,如果寧國也被三路夾擊,恐怕也難逃此命運。
郁寧立刻警醒,當即道:「蘇卿說的是,我們要立刻派人前往劍南道,說服劍南姚氏同我們結盟,否則要是被晉朝搶了先,我們就危險了。」
蘇浮生點頭:「殿下莫急,當年劍南道一直忠於大禹朝,最後也沒有參與滅朝之戰,想來以殿下的身份,去信說和,姚氏應該不會拒絕。」
郁寧此時也冷靜下來,想明白蘇浮生的未盡之語。
姚氏當年支持大禹皇室,是同晉朝交戰過的,後面晉朝占領巴州等地之後,與姚氏也一直摩擦不斷。
雖然不敢保證姚氏不會偏向晉朝,但是想來,如果寧國主動派人去結盟,再許之以利,至少能讓他們保持中立。
想通這裡面的事情後,郁寧就同蘇浮生議論起了,要派去的使臣人選。
寧朝的新臣,除了蘇浮生等少數幾人外,對這些勢力的人都不熟悉,冒然派去,恐怕要吃些虧。
但是如今朝中政務繁忙,蘇浮生也難以走開。
郁寧皺眉想著,突然道:「李彥如今在何處?」
蘇浮生聞言先是一愣,然後才答道:「上次大禹幼帝在汀洲下葬之後,李彥就一直在汀洲守陵。」
說完,蘇浮生抬頭看向郁寧道:「殿下,你想派他去?」
郁寧微笑道:「你覺得如何?」
蘇浮生仔細一想,覺得李彥這個人選,還真的挺合適。
李彥原本就是大禹舊臣,又在巴州待了幾年,同劍南道姚氏,想來定然打過不少交道。
前面他代表舊朝出使清寧城的時候,他的表現,也說得上是個能說會道,能夠察言觀色的人才。
如果他能效忠殿下,自然是個極好的人選,只是……
蘇浮生想著,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殿下,此人可靠嗎?」
郁寧聞言,垂目思索起來。
當年之事,她雖然做得很隱秘,李彥父親和幼帝的死,也並不是她下的手,但是消息畢竟是從她這裡泄漏出去,輾轉傳到嶺南道謝氏手上的。
李彥也不是傻的,如今見到閆氏也被郁寧所滅,怎麼會沒有一點懷疑。
想了想,郁寧才開口道:「我先給他去信一封,邀他前來參加除夕的年宴,看他是否願意前來。」
蘇浮生點頭,這倒是不錯。
兩人暫定了主意,又同張川商量起後續如果晉朝派兵來打,國內的兵力要如何分配。
如今寧國合併了齊國,國內兵力已有五十萬之巨。
但是海外滋於等島,還需派兵駐守,杭州城內也要留些人手。
另外嶺南道等地,重要的關卡,也都不能不留人,真的能派到前線去的,也不過就二三十萬兵馬。
這其中大半還是齊國的舊兵,實力遠遠比不上寧國精心培養出來的精兵戰鬥力。
故而,要如何將兩軍合理劃分,在晉朝和安東道可能進攻的地方布防,也是一個關鍵點。
三人就此,一直談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禎文三十一年的除夕,禎文帝已經去世了五年,世人還仍舊沿用他的年號,這日杭州府的百姓,紛紛張燈結彩燃竹放炮,送別往昔。
從今往後,他們都是寧國人,都是寧王殿下的子民。
這對於難得在年節上,吃得飽飯的百姓來說,是件值得慶賀的事。
如今的寧王殿下,雖然是個女子,但是愛民如子,安富恤窮,寧國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愛戴不已。
李彥從杭州城門進入時,就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百姓,都喜笑顏開,街道更是整潔如新,一路走來,連一個乞丐也沒有看見。
這在別說是在亂世之中,就是在大禹朝最繁榮之時的禹京城內,也難以見到此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