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剛穿越就成了亡國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郁寧將洛陽也圈了起來,「你們怎麼看?」

眾人聞言紛紛思索起來,襄州和洛陽兩地都是自古以來的重鎮,接納都城的人口自是沒有問題。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兩地的地理位置。

蘇浮生首先道:「要是考慮南北兼顧,自是襄州更好,可是接下來寧國的重心必在北地,選都洛陽,倒也不是不可行。」

邢北也點了點頭:「丞相所言有理,為了今後北地的戰事,定都洛陽比襄州更合適,而且就如李大人所言,洛陽北有蒲州、南有襄州作為屏障,也更有利於防守。」

眾人聽完,紛紛出聲贊同。

郁寧見此,哈哈一笑道:「行,既然眾卿都意在洛陽,那就定都洛陽!」

說完她在地圖上的洛陽二字上,劃下一個重重的三角符號。

都城的地址選定,稱帝的時間倒是好選擇了。

考慮到遠在杭州的寧國朝臣過來路途遙遠,所花的時間定然不少。洛陽城內的整修,也不是一時片刻能夠完成。的眾人最後選擇在六月初六,這個諸事皆宜的日子。

禎文三十三年,六月初六。

洛陽城外聚集了大量百姓,城門上張燈結彩。

城內的水泥路面上更早早就清掃得一塵不染,街道兩旁的房屋上都掛滿了紅色的彩帶。

百姓們匯聚在道路兩旁,興奮地等待著一睹新帝的面容。

此時洛陽城中心,最新修建的廣場之上,郁寧正一襲玄色袞袍站立在祭壇之前。

寧國朝臣早已從杭州趕來,此時所有人肅立在祭壇下方,排列成兩側,注目於高台之上的身影。

朝臣之後是整齊排列的寧國軍隊,足足兩萬人,組成四個方陣,軍威凌烈。

廣場外是看熱鬧的百姓,儘管離得太遠,他們根本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從未見過皇帝登基的好奇心,更何況還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帝,這讓群眾們看熱鬧的心情漲到了極致。此時這些百姓正鼓足勁地踮著腳,努力伸長著脖頸爭相向前望去。

外圍的吵鬧聲,被層層軍隊過濾後,已經幾不可聞。

祭壇此時的氛圍仍是端莊肅穆的,郁寧對著祭壇上代表天地的靈牌,緩慢地鞠躬了三次,最後才站直身體,雙手將握著的香,插入壇中。

關於這次登基大典要用什麼形式舉辦,曾在寧國朝堂中引起過一番爭議。

跟著郁寧從瀅汶島而來的臣子,大多覺得不用拘泥於形式,但是後來加入的朝臣,思想還沒有被徹底影響,認為登基儀式是向天下宣告寧國的正統,不可或缺。

郁寧中和兩邊的建議,在以往的登基儀式上進行了簡化。

由於郁寧並不打算將寧國和大禹掛上聯繫,所以也省去了祭祖環節,最後決定祭拜完天地後,在洛陽城內外巡視一周,就算完成了此次的登基儀式。

見郁寧插完香,旋身轉過來,祭台下的眾臣,立刻躬身:「參見陛下!」

廣場上的軍隊緊跟其後,齊聲喝道:「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

「陛下!」

兩萬人整齊喝出的聲音,擴散開來,周圍的百姓也跟著歡呼著:「陛下!」

「陛下!」

「陛下!」

在全城百姓的歡呼聲中,郁寧在洛陽城新建的皇宮中完成了登基儀式,宣布定國號為大寧,年號改為開寧元年。

第160章 天下一統

郁寧稱帝的消息沒過多久就傳遍天下。

各方對此反應不一。

百姓大多是津津樂道,對於這位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女皇帝,大多平民百姓的態度是包含崇敬和善意的。

寧國曾經治下的百姓生活越過越好,自是無不依戴,其他地方的百姓也都聽聞寧帝的勤政愛民,好多人都曾夢想過自己能到寧國治下的地方生活,更或甚者早就日日祈求寧軍早日收復自己所在的地方。

雪花鹽和糖霜的普及,讓如今天下大多數百姓,都能吃得上鹽,品得起糖,更是大大改善了貧民百姓的生活。

所以百姓們對郁寧的稱帝,是樂見其成的。

在讀書人里,郁寧的名聲就沒有這麼統一了。

寧國推行簡字,讓女子也能讀書做官,這在部分古板的讀書人眼中,是違背了禮法和教義,是擾亂了世道運行。

這些人聽聞郁寧稱帝後,更是哀嘆連連,直呼天道將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