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手上的生意那麼多,分些給庭哥兒又怎麼了?要我說,走河道那些買賣交給庭哥兒准行。」
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想到不要想,這可是他們要留給女兒的。「母親,這通商的生意可不是我的,我不過是幫著媳婦兒打理一下。再說,二弟可沒這本事接手這生意。」
「大哥怎麼知道弟弟不行。」
南宮君燁看向走進屋子的弟弟,也不惱,好脾氣地問他「你可知這生意要與朝廷的漕運司郎中打交道,你能嗎?」
南宮君庭自然不能,他如何認得那朝廷的正五品官員。「若是大哥肯引薦,我自然就能。」
「哦,那倒是不巧了,為兄不打算為你引薦。」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屋內的老夫人和南宮君庭都給氣了個仰倒。
「說來說去,你就是把持這祖宗基業,不肯給庭哥兒機會。」
「這家業是父親全權交付於我的,而不是交付給二弟的。母親,您要的不是屬於公中的,而是屬於兒子的。」
「什麼你的,這些都是南宮家的。」南宮君庭憤憤不平地說道。
南宮君庭壓根兒不搭理他,這眼看著就快到午膳了,他可不想留在這兒看他們母慈子孝,「二弟來了,就多陪陪母親。至於你的賭銀,我先幫你付了,就當預支你往後幾個月的月銀了。」
南宮老夫人聞言氣的將手裡的茶杯摔到地上,「南宮君燁,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母親!」
回答她的是南宮君燁那無聲的背影。
荊嬤嬤換了杯茶端上來,「老夫人,您消消氣,大爺也就是說說,怎麼會不管二爺呢。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呢。」
這話是安慰,也是給南宮老夫人一個台階下。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大爺這麼說,就一定會這麼做。
第3章 要不要搬個家?
南宮君燁回府以後,休整了兩天就帶著女兒去了自家的茶山。臨安盛產井等綠茶,這些茶山是他們南宮家的立家之本。做茶商,可不能只懂買賣,自己要識茶、懂茶才行。
茶葉種植可不像糧食,這茶樹比較吃肥,對土地的透氣、排水都有要求。選的地不好,種出的茶葉品質就不行,不好的茶葉是賣不去的。
臨安這邊有許多的丘陵看起來都能種茶,但是這產出的茶葉品質區別卻很大,茶樹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才能開始採摘,若是選的地方不好,就是浪費了這三五年的時間。
南宮君燁買茶山,不圖便宜,只圖品質,他出手買的至少都是五年以上樹齡的茶山,因為這些茶樹的品質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茶樹的產量一般會在五到十年間穩定,十年以後才是真正的豐收期。到如今這臨安七成的好茶山都被他拿到手了,若是還要再買,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些新茶山了。
別覺得當茶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說綠茶吧,當年的新茶最好,若是當年賣不完到了來年就成了陳茶,這價格起碼要折個小半,要是遇到豐產的年份,這陳茶說不得要價格腰斬,第二年若是還賣不完,第三年就基本賣不起價格了。
「囡囡,可知為父為何一直在買茶山。」
南宮雲辭看著鬱鬱蔥蔥的茶山,山間有莊戶正在勞作,「父親打通了南邊的漕運,我南宮家的茶可賣去這五省四十八城,若是手裡沒貨,便只能從別處採購,這利差小了不說,說不得還要被人算計。」
若是簽了契約,到時間卻交不出貨,這生意也就沒了下次了,不僅要賠上違約的銀子,還要丟掉日後的買賣。想要做大,那就必須有本事保證貨源。
南宮雲辭跟著父親看著這臨安的茶商起起伏伏,前有李家為了交貨多付了三倍的銀子從別家採買茶葉,後有王家買了一堆茶山卻賣不出茶葉,最後又為了搭救家中不肖子孫將茶山低價掉了。
做生意,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李家當年若非仗著自家女兒是府城同知的妾,太過跋扈,也不會沒有朋友願意搭把手幫他們度過難關。王家原有的茶葉都不能年年順利賣出去,卻貪心的想要拿下茶葉的定價權,不然也不會激進地買那般多的茶山,陳茶無市,制茶卻有成本,連年如此,可不是就會入不敷出了。
眼下的齊國,可不太平,京都的事尚未結束,九皇子未必就會輸。自古以來,最殘酷的事情之一就是奪嫡之爭,齊武帝是個壽數超長的皇帝,又喜歡廣納後宮,兒子多了,爭的人也就多了。
這些年來,每年都有皇子因為謀逆被殺,是不是謀逆,他們這些尋常老百姓也不知道。但是殺到如今,僅存的幾個皇子中,也就三四位的年級適合那皇位了。要他說,最幸運的當屬那幾個年級小的皇子,因為無論誰即位都會善待於他們。
因著世道不太平,他們才需要更謹慎,按理說他們南宮家的茶葉是有本事去爭一爭那皇商的資格的,但是何必為了那點名頭卷進血雨腥風的奪嫡之爭呢。商戶入局,九死無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