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墨憂心母親,也不客套,又深深鞠了一躬,說「還請兩位恩人一定留下地址,改日小子上門拜訪。」而後,就隨著藥童走進了後堂。
南宮君燁狀似無意地問了句,「您剛才稱呼說徐小郎君?」
那老郎中嘆了口氣,「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宣平侯與嫡子斷絕關係是在官府備案了的,徐小郎君簽了那斷親書後就改隨母姓了。」
徐娘子是個好人,過往幫過不少人,慈幼局、尋常百姓都有不少受過她恩惠的。從侯府離開後,她帶著獨子尋住處,也不願意挾恩圖報,就用身上那僅有的一點銀子在城郊租了個小房子。平日裡,她就靠刺繡養家。
南宮君燁又問,「我觀這徐娘子和小郎君的穿著都很樸素,可是手頭有些緊張。」
那老郎中滿臉的氣憤,原地運了運氣,到底沒說什麼,只說「徐娘子對老夫有大恩,這藥錢,老朽是萬不能收的。」
當年若非徐娘子幫他找了狀師,他就要被歹人訛詐,莫說這藥鋪保不住,恐怕還會有牢獄之災。
說起來,這宣平侯也不是東西,休妻棄子、忘恩負義。竟然連徐娘子的嫁妝都私吞了,說是徐娘子過往施粥、送銀子給慈幼局都用完了。簡直是胡說八道,當年徐娘子的嫁妝足有一百二十八抬,怎麼可能都用完了,再說,有誰家當家主母是用嫁妝施粥的。
南宮君燁倒也識趣,看的出來這老郎中不願意多說,也就沒有多問,買了桂枝和其他幾味藥材後,又留下百兩文銀,「我家與徐家有舊,此言非虛,這銀子是贈予徐娘子的。」
說罷,不等老郎中反應,便帶著女兒離開了。
回到府上,父女兩個先去看江晚清,看著妻子氣色好了些,南宮君燁才放心留下女兒配著妻子,自己去了書房。
「隨風,你去打聽一下這徐娘子和徐小郎君的事情。」他看那小郎君有些想法,只是這樣的人物未必會讓他如願,不過總要試試才好。
隨風的辦事效率一向高,沒幾日就回來復命了。
「那徐小郎君如何?」
徐京墨在金陵頗有名氣,三歲啟蒙,早慧之名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七歲參加縣試奪得案首,同年又考府試,依舊是案首,七歲稚齡已經是童生了,若無意外今年應該會參加院試。
南宮君燁見他的第一印象是極好的,不然也不會動了心思,這少年郎不僅長得好,才學也是極其出眾的。金陵府城的學子頗多,想在此處拔的頭籌是很不容易的。
「可知這徐小郎君為何與宣平侯斷親?」
「坊間都說是因為宣平侯休妻,但是不僅於此,那宣平侯與金家女子有染,二人育有一子,甚至比徐小郎君大了一歲。徐小郎君是個孝順的人,隨母親離開侯府後,自己會去書坊去抄書,多少也有些進項。」
那金家女生的庶子如今搖身一變,倒成了侯府嫡子了。這金家好歹也是金陵的世家之一,斷不可能讓自家嫡女與人做妾,初時怕是想母憑子貴,要個平妻的身份,但是徐娘子怎麼可能同意。後來,徐家出事,宣平侯生怕牽連到自己,就藉故休妻,而後娶了這金家女為繼妻。
宣平侯這般作風,也忒上不了台面。空有一個侯爵,日後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
南宮君燁對徐小郎君更滿意了,他可不喜歡那種不通庶務的人,自詡讀書人,其實除了讀書一無是處。自視清高的人,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自尊心,這樣人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在背後捅出些簍子。
「那徐家娘子的情況可有打聽到?」
徐家娘子嫁到宣平侯府後,深入簡出,但是為人樂善好施,頗有美名。這次帶著兒子離開侯府,也沒有去尋求誰家的幫扶。
彭都督家裡似乎派人去探望過,但是這事做的很隱秘,隨風也拿不準這是真是假。
「那徐小郎君如今在哪處讀書,這束脩幾何?」
「徐小郎君在宣平侯府時是單獨請的夫子,眼下是在府學讀書。謝院長惜才,免了他的束脩,但是要求他旬考不能落在十名以外。」
畢竟是兩榜案首,這也說的通。他是直接去找這徐小郎君,還是先去找謝院長呢?若非徐家巨變,他也不敢奢求這樣的好兒郎,南宮君燁打定主意,無論成與不成,他都會資助徐京墨讀書的。
思來想去,南宮君燁提筆寫下一封拜帖,既然來了,那還是先去拜訪謝家才是。謝二爺擔任金陵府學的院長,謝三爺現任吏部員外郎,謝家在金陵也是小有名望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