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秦卓軒知道他問的是徐家的案子,可惜了,「目前不會,齊武帝尚存於世,只是中風後無法打理朝政才傳位給陛下。」

子不言父之過,齊武帝尚在人世時就去翻案,恐會招致一些流言影響朝局。

徐京墨垂下眼眸,知道此事無法強求,也就不再多問什麼。

白大人見了被秦卓軒領來的徐京墨,倒是一愣,他與秦卓軒關係速來不錯,兩個人都是務實的人,也都因著一些原因窩在翰林院裡,之前要將徐京墨安排到他這裡時,秦卓軒與他通過氣,沒想到臨到跟前,他還要親自把人領過來。

「下官徐京墨見過白大人。」

白大人看著年輕的徐京墨,還真是年輕啊,不過十八歲的少年郎。若非諸多波折,說不定他會是齊朝史上最年輕的狀元。「不必客氣,翰林院的事務繁雜,日後遇到不明白的,可以隨時來問我。」

有秦卓軒和白大人的指導,徐京墨很快便熟悉翰林院,開始參與修典和輪值上朝。

修典是慢工程,有些典籍有缺失,就要想法子補全,尤其是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就要下很多功夫了。翰林院裡有個文淵閣,藏書無數,隨便是誰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讀完這些書,這裡就是他們修典、修史的資料來源。

伏案工作了一天的徐京墨回到家裡,覺得渾身酸痛。

南宮雲辭納悶兒道,「翰林院不是修書的地方嗎?」

「是啊,但是伏案一整日也很累。」

「一會讓人給你按按,以後每天都這樣嗎?」南宮雲辭對翰林院只有個大概印象,畢竟這是她從未接觸過的地方。

「天天如此,日後習慣了,許就好了。翰林院的地方不大,人卻不少,一個屋子裡擺著一盆冰,根本沒有一絲涼意。」

南宮雲辭今日可是沒出門,只是在書房處理商鋪的事情。她來京都,可不只是守成的。看著有些狼狽的夫君,她黛眉微簇,「給你們送些冰,合適嗎?」

徐京墨搖搖頭,「上官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不是幾個人一間屋。我也不好太特殊,忍忍便是;不過,明兒還是從家裡送飯吧。」

今兒中午他和同僚一道出去用膳,恰巧遇到沈騰,這人慣是陰陽怪氣,礙著他父親,其他同僚也不好說太多,這飯吃的著實憋屈。

「過兩天是休沐,可要去拜訪一下二舅?」

到京都已經有幾日了,也該去拜見一下江家舅舅,南宮雲辭對江學銘的印象不深,也只見過幾面而已。但是大姑父王安和姑姑南宮梅芳那邊的諸多麻煩多虧了有二舅的幫忙,於情於理,都該早日上面拜訪。

徐京墨也沒旁的安排,「沒問題,你來安排便是,二舅的嫡長子今年似乎沒有下場?」

江學銘的夫人是工部屯田司郎中馮大人的嫡女,二人育有兩子,長子江明遠今年已經二十三歲,已經考中舉人,但是今次的恩科卻並未下場。次子江明興方才十二歲,還在府學讀書。

「聽母親說是二舅覺得表哥火候不夠,要再壓他一壓。」

這是怕兒子掉到三甲吧?一直有個說法,同進士出身如同如夫人洗腳,但是其實同進士出身

也不容易,且考中同進士以後,已經有資格成為吏部編制在冊的官員,有些人可以直接選擇去各州府學堂書院聘任。

只不過同進士的名次較後,他們獲得的官職通常是縣令等末等品級,晉升空間有限。

今年是恩科,加上前次的會試被取消,所以來應試的學子相當多,江學銘擔心這屆的競爭太過激烈也是有道理的。左右不過三年,兒子還年輕,沒必要急在一時。

徐京墨剛去翰林院,就發現了他們要修的書是窮盡畢生精力也不可能修完的,怪不得這翰林院一直有活干。本來要編的齊武帝編年史,不知何故暫停了,白大人就另外給他安排了差事。

他接手的這活兒其實已經到了尾聲,這部《禮樂大典》是齊武帝二十九年就開始編纂的,拖到現在沒能修完,是因為中間的負責編纂的捲入奪嫡之爭,一個被流放、一個滿門抄斬,然後一度沒有總裁負責這部《禮樂大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