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張涯見過兩位大人。」
張涯與李柏然不僅曾是同窗,更是同鄉,他如今這狼狽樣也與李柏然脫不了干係。李柏然的過去正如唐家主所說,自幼父母雙亡,後來全靠外地來的貴人一路幫扶才能繼續讀書、應試。
「你可知外地的貴人是何人?」
「那家的婦人姓王,聽說朝中大臣的私生女。她們在此定居後,現在那位尤知府還有府城的嚴知府都曾去拜會過,兩人都自稱是學生。」
姓王、尤知府和嚴知府的學生。徐京墨隱約猜到了是誰,但是自稱是學生的也未必就是老師,也可能是坐師。
張秀才也不知道那對母女為何會在此定居,當時,那個小女孩不過十來歲。
李柏然與這個小女孩的因緣際會也是巧合,小女孩獨自出門,遇到拍花子,是李柏然久了她。後來,她家的人尋到了李柏然,給李柏然送了不少的銀子。
李柏然考上舉人那年,這戶人家就舉家搬遷了。李柏然也離開了漁陽,去了府學念書,等他再聽到李柏然的消息時,這人已經成了溫閣老的學生。
「那你的腿又與李柏然有何干係?」
張秀才痴痴地笑了起來,「李柏然這人錙銖必報。兒時不懂事,我曾與同村的小夥伴一起欺辱過他,有一次我用石頭打到他的腿,讓他一瘸一拐地好久。等他功成名就,我被幾個外來人拖到巷子裡硬生生打斷了一條腿。」
「你如何確定是他?」
「那幾個外地漢子幫他帶了句給我:這是你欠我的。」張秀才被打斷了退,也就意味著科舉一路再無希望,因為朝廷絕不會用身體殘疾之人。
他跑去報官,連衙門都進去,後來嚴知府給他送來了一句話「你家可有老小?」
自此,他就放棄了一切,無論是讀書、報仇還是自己。為了不拖累家人,他就靠著抄書、幫人代寫書信賺些銀錢。
徐京墨和戚大人面面相覷,只是因為兒時的一點瑣事就斷人一條腿?
徐京墨看著毫無生氣的張秀才,又問,「那你為何一定要見到我?」
張秀才苦笑不已,再抬頭已經是滿臉的淚水,「徐大人,過去我們年幼不懂事,但是我們的兒孫何罪之有?李柏然不是斷了我的科舉路,他是斷了整個漁陽人的科舉路。如今的漁陽僅有一所官學,能去讀書的只有權貴之子!」
戚大人這些日子也發現這異常,本以為是百姓生活不易,沒有銀錢供自家兒孫讀書,沒想到還另有隱情。
「你細細說來,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被打斷一條腿以後,本是開了私塾,學生雖然只是個秀才,但是教人啟蒙並無問題。可是開了私塾以後,官府三人兩頭上門找麻煩,更是要我額外交稅,一個學生十兩銀子的人頭稅。」
「朝廷並未額外徵收這種讀書人的人頭稅。」
「九州的稅都是地方特有的,有讀書人的專有人頭稅、從錢莊借銀子的用銀稅、有土地的用地稅、有房子的用房稅……」
九州的苛捐雜稅可以說是駭人聽聞!
第84章 國有
徐京墨聽著這些巧立名目的稅種,心中的不安在逐漸擴大。
「所以到最後所有的私塾都開不下去了?」
張秀才用力地點點頭。
戚大人則是想到他查到的那些,漁陽過去考上的秀才、舉人無一人是寒門。不僅如此,所謂的官學,裡面也無一寒門子弟,他曾去百姓家裡問有沒人願意官學讀書。那些被問的人家,總是一副麻木的表情回答說「家裡的孩子愚鈍,老老實實種地就好。」
「嚴知府升成府城的知府後,是余成林大人接任漁陽知府,他也如此行事嗎?」
「余大人是個好官,可惜好人不長命。」張秀才看著一臉慎重的徐京墨,說「希望徐大人長命百歲。」
余成林雖然是知府,但是下面的人並不與他一條心,別說的廢止那些巧立名利的苛捐雜稅,就連正常的開堂審案都難。他大概是查到了什麼,才被人給滅口。
「張秀才,本官還有一個問題,這漁陽的耕地是歸百姓,還是歸誰?」
等了許久,張秀才才沙啞著開口,「九州良田有萬畝,佃戶更有千千萬,所有耕地盡歸商,官家只當看不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