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
「九州的官員一個都沒有例外嗎?」
「魏將軍,至少目前看來,無一例外。例外的那個已經成了刀下亡魂,全家老小僅餘一個幼女。」余成林是個心繫百姓的好官,可惜被身邊人出賣,最終身首異處。
徐京墨與他們二人定下後續的行動計劃後,就回到自己府上。
南宮雲辭見他興致不高,便問道,「不是快要結束了嗎,怎的你還不高興?」
「阿辭,九州是糧產大
省,其實也只是用一半的地方就能滿足朝廷的稅收要求。「那麼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如此,多出來的糧食也不會留在農戶手裡,只可能被貪官污吏所笑納。
「不會的,你忘了有功名的人都有免稅嗎。」
「他們能把算盤動到老百姓身上,是因為他們相較於百姓是權貴,但是他們絕對不敢朝著陛下伸爪子。」
南宮雲辭覺得他話裡有話,「何意?」
「阿辭,北邊的耕地全被一人所占,即便解決了他,這些地不會無償還給農戶的。」
就算還了,又如何,土地兼併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今日有原老闆,明日就有甲老闆,守著一畝三分地也不代表就能有好日子了。
徐京墨想把這些耕地全部變成「國有」,不是歸屬於皇帝,而是歸屬於國家。
南宮雲辭問他,「不納稅,而是從地里的出息拿份子?」
「對,就像夥計給老闆打工,只要他做了該做的事情,就能得到那份工錢。」
「可是百姓對土地是有執念的。」無論有多難,靠田吃飯的農戶,總覺得手裡有地,心裡才踏實。
徐京墨想了想,這個時代似乎沒什麼能比田地能更讓人有安全感了。「那就將北邊的土地分成兩類,按人頭給每家分配土地,剩下的全部收歸國有。國有的這些土地也交給當地的農戶去耕種,每年的收成里分三成給他們當報酬。」
一般的佃租是五到六成,而佃戶還要承擔糧稅,實際能得到最多是兩成。
「這與直接將田地分給他們有什麼區別?」
「土地收歸國有,就不可能再有人講這些土地歸為己有,而分成是事先約定好的。這樣一來,無論什麼情況,百姓都能拿到那些糧食,至於按人頭分配就是無論男女,只要十二歲以上,一人兩畝地。」
一人兩畝地絕對不算少了,五口之家就有十畝地,放到別處這也不算少。「北邊有那麼天地可以分嗎?」
「原老闆可不滿足於土地兼併,他將那些百姓變成佃戶以後,又開荒了許多耕地出來。戚大人說北邊的耕地原來只有南邊的七成,如今卻是南邊的兩倍。」
「國有土地所產的糧食全部收歸國庫?」
徐京墨搖搖頭,「不必這麼麻煩,分散到各地的常平倉便是。若是嫌麻煩可單設賑濟倉,倉內的糧食用於救濟災害。」
朝廷在各地都設有常平倉、廣惠倉和正倉。
其中,常平倉事用於穩定糧價和防止饑荒的,一般是在豐收時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買入糧食,以防止穀賤傷農;在歉收時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出糧食。
正倉是州縣級別的糧倉,用於收納糧稅。這個倉其實就是個周轉倉,大部分時候都是空著的。
廣惠倉是從正倉中調撥出的稅米,再加上當地的鄉紳捐贈匯聚而成的糧倉,用於平時扶助老幼病殘者。
徐京墨的構想中,最理想的情況,是國有土地的產出夠多,可以讓朝廷降低糧稅,讓百姓手裡有更多的糧食。如果九州試行這法子可行,大可在其他地方也照搬,天下稅負遲早可降。
南宮雲辭也覺得此法可行,「你趕緊去寫個奏摺,等這邊事了,好請陛下定奪。」
她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個能讓萬民受惠的政策會改變許多東西。
魏無忌的本事不可小覷,他很快就摸清了原老闆和曹老闆的蹤跡。不僅如此,他還認出了原老闆事何人。
西軍和金吾衛通力合作,瞬間就拿下所有官員。為了預防萬一,關押這些人時,都給他們上了手銬和腳銬,甚至為防他們自盡還給他們服用了軟經散。
徐京墨終於見到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原老闆,他觀他,總覺得有些眼熟。
魏無忌提醒道,「是不是很像福王?」
原老闆聽到這話,眼裡凶光一閃而過。
沒錯,這位原老闆不是別人,正是福王「死去」的嫡長子齊元禮。本地的官員未必認識他,魏無忌卻不會,二人也算是老熟人了。魏無忌控制了他以後,也不急著審問,而是先給齊承帝送了秘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