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帳本,不,不是只有戶部才有帳本。「母親,等我問過舅舅再說,徐家的事情不會不了了之的。」

徐子陵赤紅著眼,搖搖頭,「墨哥兒,他畢竟是陛下的父親,我們只是為人臣子,不可強求。」

「您放心,我省的。」

夜裡,南宮雲辭感受到他的壓抑,安慰道,「舅舅那邊至少有進展,遲早可以為徐家昭雪的。」

「阿辭,齊武帝活不了多久了。」能拖這麼些年不過是因為當年那個妖僧不敢下重手,再有就是宮裡的御醫一直精心給他調養。但是內里都已經腐壞了,還能支撐多久呢。

第二天,南宮雲辭喊來了紫閣,「徐家當年的事情有進展嗎?」

「主子,能查到的人,十之八九都被滅口了。我們只能確定,徐大人當年是因為聖恩殿一事被齊武帝記恨。」紫閣想了想又說,「工部那邊應該有線索,但是我等沒法探查到更詳細的信息。」

紫閣他們找到的東西,不像她所說的那樣沒用,聖恩殿是用無數金銀和人命堆積而成的。她將他們收集的信息交給南宮雲辭,徐家的事情確實難查,這麼些年都沒找到最關鍵的證據。

等南宮雲辭將東西交給徐京墨,他一臉詫異,「謝謝你,阿辭。」

「不用,不過很遺憾,還是沒能查清所有,你的師兄溫四郎在工部,試試看這條線索。」她手指了指文案上的一條記錄。

徐京墨看了徐天賜的信,再結合南宮雲辭給他的這些消息,基本可以確定,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工部。但是到底誰會留下當年的帳本呢?

溫四郎一定會出手相助,但是他太顯眼了,若是當年參與此事的人還在朝中,一定會時時刻刻盯緊溫四郎的動作。他們不能打草驚蛇,只能暗地裡慢慢地查。

他想到了一個人,他剛從翰林院出來,此刻就在工部營繕司,也許他能幫到他。

寫了幾封信,交給紫閣送去各處。徐家的事情終究會水落石出,只是遺憾,恐怕不能讓齊武帝自己親眼見證這一刻了。

徐京墨很快又開始忙碌了,各地陸續將收成報了上來。漁陽府上下都忙了起來,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怨言,反倒是忙得很開心。

看到一車車的糧食,沒誰不歡喜的,能吃飽又有誰願意挨餓呢。

漁陽的耕地約莫九十萬畝,收成兩百四十萬石,以往的漁陽報到朝廷的糧食收成絕不會超過一百三十萬石。

在清點完收成的那天,齊承帝的聖旨也到了,漁陽免稅三年,允許徐京墨按既定標準分配土地給百姓,同時允許漁陽自行處理今年的收成,用於當地重建。

徐京墨繼續留任漁陽知府,不過他從正五品升為了從四品,倒是名副其實的按察司僉事了。

饒是呂布政使知道徐京墨簡在帝心,也沒想到他能這麼快又升一級,若非是徐京墨自請留人任,恐怕現在已經是六部的郎中了吧。不過,在地方也許更好,以他的本事更容易出彩。

呂布政使的師爺道,「大人,不如讓大公子也去漁陽?」

不是去搶功,而是去助功,呂布政使之前沒想過這事兒,被師爺這麼一提醒才想到,倒是個好主意。他的長子,為人憨厚,奈何讀書天分有限,考到舉人已經很是費力,想要再進一步恐怕是不能了。

雖然有蒙蔭,但是舉人出仕又能走多高呢。若是跟在徐京墨身邊,能學上一二,還有機會跟著他得點功勞,日後的路總會更好走一些。

不過他又皺皺眉,師爺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呂布政使能走到今天除了有本事,也離不開他的忠心,但是這份兒忠心也禁錮住了他。為了不讓齊承帝不滿,但凡是陛下不喜的,他都不做。

好處很明顯,齊承帝新人他,他的仕途也一帆風順;弊處一樣明顯,他想給長子安排前程都要瞻前顧後。

「大人,徐大人也是簡在帝心的人。」都是皇帝的人,那麼有什麼錯?

呂布政使喊來兒子,「為父欲將你安排去漁陽做判官,你意下如何?」

從七品的判官可不是管什麼光管審案的,還有著秘書長的職責,說白了,這個位置距離徐京墨最近。待到徐京墨高升,呂勤說不定能接手漁陽的差事。即便當不了知府,總可能當個同知。

呂勤讀書不怎麼靈光,但是為人也算踏實努力,他知道自己資質有限,比起死磕科舉,不如藉助蒙蔭得個官職,說不定還有好前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