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揚州的風俗,意在趨避邪祟,方媽媽說是二夫人昨日特意叮囑的。
今日一大早就要去虹園,方媽媽絞盡腦汁給姜貞裝扮了一番。今日的衣裳是才做好的艾綠色織錦緞對襟寬袖上衣,下面是湖色的絹紗裙子,這一身較為文靜,方媽媽想了想,把才梳好的兩個小髻拆掉,改為披髮,額前的碎發都梳攏,兩邊編了兩股小麻花辮子,用一朵珠花固定在後方。
小孩子就不必上胭脂了,方媽媽端詳之後見沒有不妥之處,主僕二人便出發了。
端午家宴照舊設在虹園,一群女眷早早地就來了,正三五成群地園子裡各處站著閒敘家常,下人們來往如梭,好不熱鬧。
陳瑩正與陳愈在一起看螞蟻,見姜貞來了,陳瑩果斷拋棄哥哥跑了過來,挽起姜貞的手,甜甜笑道:「貞貞,你終於來了,咱們去摘槐花好不好,我讓廚房給我們做炸槐花,可好吃了!」
姜貞應了,但她要先去找老
夫人,把做好的女紅都交上去。
陳瑩一拍腦門,「哎呀,差點忘了這事,我也要去,咱們一起。」
兩人結伴去竹園暖閣中交了差,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菩珠察看之後,便將兩人的成品放在了木盤中,到時開宴之前,由府中主子們自行挑選。
出了暖閣,陳瑩便想拉著姜貞往園子裡跑,但被身邊的丫鬟勸住了,說是園子裡泥濘,弄髒衣服不好。
陳瑩不大高興,但也不再提摘槐花的事。
姜貞哄她道:「三小姐,你不是說牡丹會說話了嗎?我也想去瞧瞧。」
陳瑩一下又笑起來,拽著姜貞往素心堂走,老太爺愛鳥,住處旁特意圈了一塊地養他的寶貝,陳恕將牡丹就寄養在裡面。
兩人逗了會兒鸚鵡,就有人來請,竹園中開始唱戲了,女眷們都過去了。
陳家雖然富貴,但其實並不太愛這些風花雪月的事,據說是怕子孫沉溺其中,忘了根本,但今日或許是因為表少爺程羨的緣故,特意從外頭請了戲班子來。
戲台子就搭在暖閣下方,老夫人和大房二房的許多人都在,姜貞她們來時,戲已經開唱了,不過女眷們瞧著都不太感興趣。
陳瑩看了一會兒,也抱怨道:「每回都是這齣戲,真沒意思。」
小姐們愛聽的都是纏綿悱惻的劇目,譬如《西廂記》、《桃李梅》之類的,但陳家年年都請戲班子來唱《伍子胥》,再怎麼激盪,也看膩了。
姜貞卻看得很認真。
兩輩子加起來,她都沒有看過戲,看著那些戲子濃妝登場,在台上唱念做打,她不由沉浸在故事裡。
最後看到伍子胥自盡,屍首被投入錢塘江後,姜貞沒忍住掉了淚。
上方的暖閣外,陳恕正扶著老太爺,居高而望,老太爺閉著眼,面色平靜地聆聽著戲文。
陳恕亦看過好幾遍,但這齣戲是老太爺親點的,幾年了不曾更改,他想其中或許有什麼深意。
暖閣外種著一片半人高的山茶,高處可輕易看見下方,但下頭卻看不見上面,陳恕輕掃一眼,正好看到姜貞在擦眼淚。
她聽得極為認真,目光始終停留在台上。
大多數女眷們都在百無聊賴地說閒話,因此姜貞顯得格外另類,難道她也有什麼感觸?
陳恕並未深想,還有半個時辰就要開宴,戲也唱到了尾聲,老太爺睜開眼,祖孫二人轉身回到暖閣中去。
戲班子收場,女眷們跟著就轉移到竹園花廳中去,在開宴之前,陳家人要聚在一起掛菖蒲、灑雄黃、掛百索香包。
姜貞因此見到了表少爺程羨。
他一直陪伴在老爺老夫人身邊,年歲比陳恕還要大一些,面容俊朗,但與陳恕不同,他生了一雙桃花眼,瞧著要和煦許多。
艾葉雄黃的味道瀰漫在花廳中,老夫人將眾人叫在一起,讓男丁們挑選香包與絡子。
陳芙的香包做的最好,被老夫人獻給了老太爺,剩下的便隨意了。大房的陳懋與陳思都選走了自家姐妹的女紅,二爺也挑走了陳瑩的香包和一條姜貞打的絡子。
老太爺收下了她的香包,陳芙正得意,卻見老太爺忽然撇了眼木盤,撿走了姜貞的另一根絡子。
「這個花樣不錯。」老太爺淡淡地道。
陳芙怔愣片刻,臉色風雲變幻,心中湧起嫉妒不甘。
她並沒有注意到身旁一臉緊張的表妹趙清月。
姜貞倒沒有半分得意,起身謝過老太爺後,又道:「太爺爺,小女手拙,女紅不甚出彩,這是二夫人與阿姆教我編的五色繩,願長輩們端陽安康,福壽連綿。」
這番話還是她自己斟酌了好久才想出來的。
老太爺撫須一笑,「好,你有這份心就很好了。」
姜貞靦腆笑笑,將五色繩一一呈給各位長輩,老太爺當即就讓陳恕將五色繩佩戴在他腕上。
陳芙一口銀牙快要咬碎,本該她大出風頭的場合,卻讓姜貞搶了先!
第12章 女學什麼人都配來女學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