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舊疾難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22章

在緊緊抱住這道強壯的身軀時,宣贏聽到了嘶嘶的氣喘聲從自己喉嚨里發出來,也感覺到……楊如晤明顯地顫慄了一下。

一個荒唐的想法冒出來,他竟然覺得楊如晤在害怕。

宣贏的敏銳以及下意識反應總能得到意外收穫,或者說能精準地捕獲到所有偽裝之下的那層真實,楊如晤確實產生了一種害怕的情緒。

回望過去歲月,楊如晤害怕的次數屈指可數,其中這種格外違和的情緒宣贏占據了一多半。

世間絕大部分難事無非兩個字,一是錢,二是權,立於俗世間,楊如晤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俗人,他的目標從一而終,想要什麼就要得到什麼,並且要有說不的權利。

經常有人用冷血評價他,也有人用異類來概括他,楊如晤從容地接下所有標籤,甚至覺得這些言辭都算是誇獎,他確實是這樣,而且不止這樣。

楊如晤深深地知曉自己骨子裡存在著某種不被認同東西,他習慣權衡利弊,每一件事都規避開對自己不利的東西,他不喜歡被人反駁,更加討厭無法掌控的感覺,這麼多年經歷過無數危機與生死關頭,在每一次成功後,它們在血液里淬鍊的更加銳利。

那些張狂深埋在沉穩的氣質里,楊如晤深諳人性,卻不與之為敵,他將自己也混在複雜的人性里,心頭卻永葆一份清明,他明白就事論事的重要性,也懂得強硬與柔和要分場合來用。

在宣贏身上,楊如晤實實在在地將態度用了一個遍,友善、冷淡、教訓、誘哄,甚至是強迫,直到扔下理智將自己掏空,他發現仍然沒有辦法讓宣贏心甘情願地待在身邊。

那是一種罕見的束手無策,曾險些令楊如晤泯滅人性。

在絕對甚至有點偏執的思想下,楊如晤並不認為一場分離就能將所有的不忿平息下來,何況以他對宣贏的情感,無論宣贏是什麼樣子,他都可以義無反顧地接受。

可是宣贏偏偏害怕這樣的接受,所以他堅持自己,跳出了楊如晤的處事規則里。

他的決然離開讓楊如晤除了憤怒也有真切的悲傷,後來隨著那個人一封封發來的書信,楊如晤平息內心,也反思自己一直信奉的準則或許是錯誤的。

沒有人會甘願被人掌控與股掌之中,哪怕是以愛的名義也不行。

確實,楊如晤不止一次想過要用愛來禁錮宣贏,他可以給予宣贏任何想要的東西,無論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他安安分分地在自己身邊。

可是他們都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若宣贏真的如楊如晤所願,需要丟掉自我,丟掉靈魂,楊如晤也會在日益緊貼的關係里對這段感情變得更加貪得無厭。

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相愛但不能相欺,有些東西猶過不及。

宣贏的離開恰好在關係即將扭曲或者傾塌的關鍵點,犧牲式的情感戛然而止,斷缺的時間橫亘在中間,他與他的關係在分離的時間下停滯不前也意猶未盡。

快樂山的偶遇其實有刻意之嫌,起因是祝詞某天提起應酬的地點,楊如晤短短地思考了幾秒鐘,跟對方改口說會去赴約。

不過他沒料到宣贏會在那一晚下山,他們在前廳門口久違地碰上一面。

也就是這一面,讓楊如晤發覺他雖然理解宣贏的離開,但仍舊無法接受。

那晚相顧無言,內心積攢了一年多的憤恨蠢蠢欲動,但非常無奈的是,憤怒稍有起伏,就在這場偶遇里一絲絲地揮散了出去。

他們隔著人群靜靜地對視,宣贏褪去了浮躁與沉鬱,望來的目光沉靜繾綣。

赤裸裸、靜悄悄,那猝不及防的一瞬間,楊如晤感覺他與他的靈魂熱烈地擁抱在了一起。

周遭人聲嘈雜,庭外煙花綻放,他們都能感受到驚天動地的情緒深埋在這一眼裡。

那一晚的煙花餘燼之下,悲傷與憤怒在那一刻默契地合併了起來,它們攪動著、擠壓著,最後混合成一種渾然天成似的陰沉,嚴絲合縫地扣在心門上。

楊如晤說不出溫暖寒暄的話,只能用平淡到冷漠的態度對他。

應酬結束,回到北苑十二號,在溫泉池裡泡了半晌,出來後便聽到了門鈴響,那個沒心沒肺的人竊取他的信息,拎著行李箱,站在他面前告訴他,我回來了。

回來了?

那是什麼意思?楊如晤的意識不知所蹤了幾秒鐘,回過神來宣贏正抓著他的腰帶隱晦地表達想要留下。

在對方的注視下,楊如晤看見憤怒偃旗息鼓,害怕取而代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