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渝籌算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以民安和民富為前提闡述政令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雖然不是錦繡文章,但是卻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軍務和行商對大渝百姓的影響。

還有,這人還說了士農工商,說到底都是為了大渝的強盛,而不是單為某一個階層謀利。

民安,即天下安。

民富,則大渝富。

這人……」

太子看了下名字……葉景回!

「這是皇商葉家的人?」太子驚訝的說道。

蕭武帝這才注意到,原來這份答卷是葉家的後代啊!

「葉家此次幾人應考?」蕭武帝看向沈相。

「僅此一人,葉家三郎,二房的,叫葉景回,從小就愛讀書。

這點倒和葉家其他愛行商的後代有點不同的。」沈相忙說道。

蕭武帝點點頭,又將葉景回的答卷看了又看。

不錯,通篇沒有廢話,也沒有吹捧朝堂和天子,只是從百姓的角度來闡述了大渝的國本……

還有,太子居然也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將這篇答卷的精髓提出來,看來最近真的是用功了。

蕭武帝隨手就把葉景回的答卷放到了之前衛千臨和杜有得答卷一起。

沈相有點吃驚。

論文采學識,葉景回的文章能入個二甲中等已經很不錯了。

自己把葉景回的答卷放在前面,就是看他的論點不錯的……

但陛下……

「陛下……」沈相欲言又止。

蕭武帝明白沈相怎麼想的。

葉景回鄉試和殿試成績都一般,要是貿然列入一甲,會被人非議。

「大渝選材,是為治國,需要大儒,也需要心思純正,悶頭為百姓幹事之人。

衛千臨,文采斐然,見解獨到,以法家之學論述了律法對於大渝朝國本的重要。

這在文人中,很少有人會有如此完善的見解。

放榜後,衛千臨就先放到刑部或者大理寺歷練。

杜有得,在答卷里闡述了人治國的理論,認為為官者是上下溝通的關鍵。

官員選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大渝一段時間內的國力。

這人邏輯縝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沈相,賜宴之後杜有得放到吏部去歷練。

至於這個葉景回……

外放吧!西南挺適合他的,至於什麼官職……沈相看著辦吧!」

說完,蕭武帝在衛千臨,杜有得和葉景回的答卷上分別寫了一二三。

太子,沈相,禮部尚書都躬身應 下來。

一甲三名就這麼定了下來。

沈相更是心裡開始感嘆了。

陛下現在是越來越老練了。

把葉景回放到西南……

這是算準了葉家為了這麼一個探花郎,肯定會拼盡全力的發展西南邊貿了。

之前也還推託商務繁忙,管不了那麼多,將西南邊貿推了出去。

現在呢?你還會推嗎?

估計現在想的是怎麼樣把商隊弄到西南吧!

但是……

「陛下,西南可完全在西南軍的掌控下。

去年西南軍副帥劉虎之子在姑蘇和葉家起了衝突。

要是葉景回去了西南……」

「放心吧!西南那邊很快就要變天了。

不過,為了穩妥一點,沈相,還是先把葉景回放到戶部歷練一下吧!

等西南的事情解決了,再把這小子放出去。

要不然,要是這小子在西南的境地出了事情,葉威那個老傢伙八成又要去姨母面前哭了。」蕭武帝笑道。

沈相笑著應了下來。

這樣也好,穩妥一點,葉家的這個小子沒經過事情,不知道官場的陰險。

還是先放到戶部歷練一下吧!

「父皇,那這個蘇孝生呢?是放二甲還是三甲?」太子指著讓自己丟了臉的蘇孝生的答卷問道。

「二甲吧!好歹是江南的解元,會試的經魁,名次太差了,會讓人非議的。

那就……二甲七名,進士出身。」蕭武帝隨口說道。

禮部尚書鬆了口氣,忙大禮謝恩。

還好,算起來也算是此次科舉的第十名了。

要是太差了,會讓人非議很多。

禮部尚書當然不怕別人非議蘇孝生。

他怕的是那些人非議禮部,說好歹是江南的解元,會試的經魁呢,怎麼在殿試里就這麼差了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