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約她游湖,想來是查到了什麼。
泛舟湖上,不會擔心被人偷聽,確實是個談話的好地方。
蘇晚到時,陸九已經上船了。
船不是很大,就是條帶篷的小船。
就是,沒有船夫,蘇晚走上船去,「你這是準備自己划船?」
「不然呢?」陸九已經拿起了船槳,「我這也是為了安全,你要幫我分擔嗎?」
「這種事情,我就不跟你爭了。」蘇晚坐進船里,並沒有搭把手的意思。
「你那個老僕呢?沒有跟你一起來?」
「沒有。」陸九搖了搖頭,「有些事情,還是我一個人,更方便一些。」
行至湖中時,陸九才停下,「你可又查到些什麼?」
「是有一些,那兵器,出自青州大營右營軍。」蘇晚將最近的情況說了下,才道,「你這次來,這麼謹慎,是不是查到了什麼重要線索?」
「是的。我發現了青州官場上的一個大秘密。」
陸九解釋道,「上次分別之後,我便前往蠡縣赴任。中途,曾路過蕪縣。」
「那天,我到蕪縣縣城,它雖遠比不上青州府城繁華,但那走街串巷的商販,開門營業的商戶,來來往往的人群,非常的熱鬧,看著也是個還不錯的地方。」
「聽你這話的意思,這蕪縣難道不應該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蘇晚了解陸九,既然這麼說,裡面一定就有問題。
「準確地來說,不是這蕪縣不應該是我看到的樣子,而是,這蕪縣的情況,跟京都收到的奏報中描述的樣子,完全就是兩回事。」
陸九繼續道,「我得知自己被派到青州做知縣後,就去了解了一些青州的情況。查到的就是,青州這些年災害頻發,並不是一個好去處。」
「而在這些受災的地方里,蕪縣就在其中,時間還是今年開春的時候,說是發生了大旱災,需要十萬兩賑災。
第362章 女公子(34)
「短短數月,餓孚遍地的蕪縣變得熱鬧非凡,就是田間地頭的莊稼,長勢也都很好,這恢復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
「發現問題後,我又私下偷偷跑到那些受災的其他地方查看了一下,無一例外,都是假的。」
「謊報災情,貪污賑災銀?」蘇晚忍不住問道,「可青州若是年年上報災情,等著朝廷撥賑災銀,即便是每次的數額不是很大,前前後後,也會有不少,怎麼會沒有人來巡查?」
「所以,他們並不是等朝廷撥款,而是上奏請求「監生」名額。」陸九說完,向蘇晚問道,「你聽說過捐監嗎?」
「捐監?」這個詞,蘇晚是知道的,「捐監是指出現災情後,朝廷組織捐款賑災,然後給那些捐得多的富戶,每人獎勵一個「監生」的資格。」
「就是這個。」陸九繼續道,「朝廷早年其實已經廢止「捐監」。但前幾年,青州大旱,民不聊生。可那時候,國庫空虛,派下來的賑災錢款,根本就不夠用。」
「為了解決青州的問題,四皇子提議恢復「捐監」,以此籌措賑災銀。青州當年,也是因此渡過了難關。」
「可是自那場大旱之後,青州卻又時不時地經常遭災,雖比不上當年的範圍大,但也總得處理。刺史陳秉淵便向朝廷申請「捐監」的名額,以此方式來賑災。」
「這樣,青州雖有災情,但是卻並不需要朝廷撥款,只需批准一些「監生」名額即可。」
「只不過,除了幾年前的那場大旱災是真的,後面的那些災情,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話到這裡,蘇晚還有什麼不懂的。
「也就是說,刺史陳秉淵受當年的賑災方法啟發,開始謊報災情,獲得「監生」名額後,再以捐監的名義高價賣出。而得來的銀子,也不需要賑災,全部都成了他自己的。」
「不止,還有稅銀。」陸九補充道,「因地方受災,朝廷會減免賦稅,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青州的賦稅,還是會照常收取,甚至有些地方的賦稅,還相當嚴重,這部分錢不用上繳,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
「貪官,果然是來錢最快的職業。」蘇晚感嘆了一句,繼續道,「不過,這麼大的一件事,即便陳秉淵是青州刺史,也不可能只靠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想想吳家最近一系列奇怪的舉動,在這一刻,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釋。
「吳傳山和陳秉淵是同謀,甚至青州官場的大部分官員,可能都跟這件事脫不了干係。」
「這也就是吳傳山為什麼要在自己老娘死了後,去見陳秉淵。他要是丁憂致仕,影響的可不是他一個人,而是青州整個官場。」
一旦吳傳山丁憂致仕,就會有新的青州大都督。而這個大都督,若是從青州官員中提拔還好,若是從其他地方調入,那麻煩就大了。
一個跟青州官場沒有共同利益的人,擔任青州最高官職,手中還有兵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