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陽回來之後, 老太太聽說是在外吹了風,生了一場病,就連長房的張氏也要過去探病, 茶房也是專門讓兩個小丫頭子看著火, 錦娘過來的時候被藥味兒薰到了。

蘭香攜著錦娘的手進來,讓丫頭們先下去,她親自看火, 也同時跟錦娘說悄悄話。

「老太太其實沒什麼大事兒, 大夫下的藥都很平緩。」蘭雪小聲道。

錦娘想這位老夫人平日並不是那種喜歡折騰的人,現在裝病是為了什麼呢?她靈機一動:「該不會是為了接梅姑太太回來吧?」

蘭雪恍然:「我還沒想到這一層了, 你這腦子動的真快。也是,姑太太本來是因為姑老爺病重回去的, 沒想到姑老爺就這麼去了, 府上雖然派了人過去, 但是並未表示接人過來。」

「那位姑太太……」錦娘後面的話就不好說了,議論主家被人聽到了也不好,但是這位姑太太攪風攪雨也是事實。

蘭雪道:「如果她這次回來, 又要你們針線房的人過去該怎麼辦?」

錦娘並不擔心:「肯定不會的, 大姑娘的親事是府上重中之重,實話告訴你,針線房四個人人手都不夠的,不可能挪出人手來。」

若是老太太真的還有分量,怎麼可能用裝病的方式呢?

不過, 錦娘調侃她:「你也不是大夫, 怎麼知曉藥性的?」

蘭雪笑道:「我煮藥這麼久,難道還能不知道,你也別小看我。」

周家的家生子, 一般十八歲了就拉出去配人,蘭雪年紀比錦娘大一歲,今年十五歲了,還有三年也得出去,周家二門裡很少許婆子們當要差,便是陳娘子都在外頭的廡房住。

其實蘭雪在茶房也是首屈一指的了,煎藥點茶都做的極好,便是窈娘在她這裡都學會了點茶。但因為是家生子,也只能一輩子困囿於這府上。

錦娘伸了個懶腰:「出來偷懶不能太久,我得回去了,你這話可不能和旁人說起。」

「嗯,放心吧。」蘭雪道。

回去忙活了一會兒,四兒提了飯回來,錦娘扒了一口飯,結果牙齒被咯了一下,竟然是沙子,飯也泛黃,「嘶,怎麼回事兒啊?現下這飯怎麼越來越難吃了。」

「難得,你也有說難吃的時候。」秦霜兒搖搖頭,現在她也只能委婉的用胖和好吃來打擊錦娘了。

錦娘翻了個白眼,懶得說話。

陳娘子指著她們道:「你們不出門,並不知道外頭現在都怎麼樣了,南方大水,今年不少莊稼都被淹了,都開始賣兒賣女了。就咱們府上的米麵,有的吃都不錯了。」

「南方發大水了?不知我爹娘有沒有事情啊?」錦娘很是擔心,荊江九曲十八彎,幾年之前也發過洪水。

她這麼一說,秦霜兒和方巧蓮也跟著擔心。

陳娘子搖頭:「我也不知道,我和你們一樣,不成,我得托人帶些錢回去,就怕家裡揭不開鍋了。」

「不成,那我也要讓人帶些米麵回去。」錦娘著急。

陳娘子連忙擺手:「誰給你帶東西回去啊,蜀繡閣的人不會帶的,糧食太重了。」

錦娘當下寫了一封信,準備問問家中情況,針線房其她人也托她寫信帶回去。這個時代,識字真的非常重要,至少可以不做睜眼瞎。

針線房都察覺有問題了,蔣氏作為當家主母,當然是早已知曉如今糧荒了,府中老太太那裡自然吃的是最上等的白面白米,但旁人包括她自己吃的就比以往差一些了。

如今上等粳米每石一千錢,中等粳米每石八百五十文,也就是一斗米在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間,周家大房人口眾多,兒媳婦進門也是陪嫁人口不少,家中為長女備嫁妝,還出了一百畝水田。但次女的嫁妝也要備下了,這些又是一大筆根本都沒法動彈的銀錢。

偏偏這個時候,老太太又想讓姑太太回來。

姑太太回來之後,又要興風作浪不說,可能還會分走老太太的嫁妝。

她轉頭看綠纓:「去把大老爺請過來吧。」

周大老爺姍姍來遲,他一過來,蔣氏就看著他道:「老太太想把姑太太接過來,別的事情咱們好瞞著,姑老爺去世卻瞞不住。老爺怎麼說?」

誰都沒想到梅姑老爺去世了,若他沒有去,姑太太在家照顧丈夫再好不過了,但現今……

想到這裡,周大老爺抬眸,微微嘆了一口氣:「這些你安排吧。」

「妾身自是可以安排,可若是又鬧出什麼醜事來,這可如何是好?」蔣氏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周大老爺道:「那就先讓她在家替她夫君守孝,怎麼著也得守孝一年才能出孝,到時候路上還要走幾個月,咱們師師已經出閣了。」

蔣氏點頭:「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