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錦娘想上次他做繡頭的頭一日,人家吳侍詔家中有事還把圖畫找出來給了自己,她就答應了。吳侍詔住的地方也不比臭水巷好多少,這是一條舊巷子,門口還有污水,錦娘懊惱自己應該穿那些黑色的布鞋過來,她這雙緞子鞋算是白費了。

好容易尋到吳侍詔家,她忍不住叩門,沒辦法,若是在文繡院做衣裳送過去,被人看到了不太好。

開門的是一位老僕,引著錦娘母女進去,吳夫人頭髮花白,天氣回暖了,身上還穿一件舊襖,頭髮插著一根發黑的銀簪,用帕子捂嘴咳嗽了幾聲,吩咐家僕上茶。

錦娘臉上毫無異色,笑吟吟的道:「吳老夫人,我是文繡院的繡娘,吳侍詔請我做的袷衣已經做好了,您上身試試,若是大了,我幫您改改。」

「咳咳,勞煩你們了。」吳老夫人道。

錦娘也不白做,這件袷衣反正也沒怎麼繡花,就是縫了一下,象徵性的收五百文算了,所以只是笑:「不麻煩,不麻煩,我們文繡院還要多謝吳老給我們的畫呢。」

沒想到吳老夫人很是健談,家裡雖然清苦,但是並不是那種哀怨連連的,她看著這件衣裳,頓時道:「他是個性子倔強的人,難為為了我求人。我家中只有棉衣和薄衣裳,袷衣存放不當,一穿著身上就癢。我看你的手藝是真好,不過兩三日針腳竟然如此細密,魏姑娘,你不要覺得我是奉承你,我娘家是吳中人,閨中光景很好時,家中還有專門請的針線人,你比她們強太多了。」

「您是太過獎了。」錦娘赧然,又好奇道:「我見夫人一直咳嗽,不知是什麼病?」

吳老夫人擺手:「我原先還有一位長子,長到二十歲快成婚時,結果出去爬山,跌落山崖去了。接著四十歲那年就生了小兒子,生了他著了涼,所以總是咳嗽。」

她這麼說和羅玉娥也有共鳴,她也是有個小兒子,故而道:「我也是快三十才生下我小兒子,坐月子的時候腰發涼,到現在都還疼。」

兩位夫人就各自家長里短,當錦娘聽聞吳侍詔親自教兒子讀書時,她瞬間察覺這是個機會。能考進翰林院畫院的也不是一般人,人家翰林隨意點撥一二就夠平民受用了。

「吳老夫人,家弟的年紀和令子差不多,冒昧問一下,吳侍詔還收不收弟子?」錦娘笑著看向吳老夫人。

在旁一直顧著說話的羅玉娥看了女兒一眼,讓翰林老爺教自己兒子,她真是想都不敢想。

吳老夫人話未說絕:「這些我都不管的。」

「吳老夫人,我弟弟已經讀蒙學四年,性情老實溫順,只是我們家都學問有限,若非您這和氣,我根本就不敢開這個口。也不是一定讓您收下,讓老大人看看我弟弟,若是他能入得了眼才行,若是入不了眼,那我們也不勉強。」說罷絕口不提工錢的事情。

吳老夫人似乎頗為難的應下,錦娘又不經意說著她又買了宅邸如何忙,到時候讓她爹娘過來云云。

出了吳侍詔的門,羅玉娥不解:「那些士人們多看不起商賈,不知道吳侍詔會不會收你弟弟?」

「娘,我們損失什麼了嗎?」錦娘反問。

羅玉娥一愣,也是,即便吳家不收,兒子也照樣讀書。

不過,她道:「那你的工錢還沒拿啊?」

「對啊,既然沒拿工錢給我,這事兒肯定是有戲。您和爹就準備好拜師禮吧。」錦娘笑道。

就像男女之間,若彼此雙方有意,怎麼都會看對眼,若無意,人家剛才就會把工錢給你了。但她也叮嚀爹娘:「若吳侍詔收下弟弟,到時候弟弟去考鹿鳴書院就有戲了,只是這個消息咱們就不往外露了。」

事以密成,言以泄敗。

就像她買宅子,也是暗地把地契拿到手才往外說的,要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靜悄悄的,辦成了再一鳴驚人。

吳老夫人把錦娘的來意說了,她對吳侍詔道:「既然她是文繡院的女官,那就是皇家繡娘,肯定也是個有志氣的姑娘,能一個人在汴京置下宅子。我想的是讓他弟弟過來和咱們韶兒作個伴,如此家中也熱鬧些。」

他們年紀大了,卻養這么小的小孩子,韶兒平日也不愛說話,若是有個孩子陪著一起倒好。魏家雖說是商賈人家,但是看的出來那魏錦娘非常有禮數,性情也是堅韌不拔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魏家家境殷實,老爺還能收一筆束脩。

數日之後,吳侍詔考較過揚哥兒,說他性情老實穩重,是個讀書的好料子,他願意收下他。魏雄和羅玉娥把半年多存的二十貫拿出來做了束脩,錦娘拿了自己箱子裡上等的羅,裁了幾尺,又選了兩方帕子,羅玉娥又把自家做的灌湯的籠餅抬了十盒過去。

以前在苟秀才那裡,揚哥兒只能算是認得幾個字罷了,但是有吳侍詔這位負責任又有學問的老翰林教導,揚哥兒的變化非常明顯。

首先,他那手歪歪扭扭的字變成了方方正正的館閣體,其次,讀書也更有章法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