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不是我不願意跟你趕工啊,您這個價錢就是去哪個繡樓,要滿繡的,都不可能半個月繡好。」錦娘笑道。

實際上她如果日夜兼程十日就能繡好,但不可能為了三貫這般熬。

不得已,媒婆加了兩貫,錦娘才道:「那就半個月,我保管跟您繡好。」

不能因為生意差就擅自降價,這樣就影響行情,錦娘上次做成了沈公子和高娘子兩筆大單,其實就已經賺的差不多了,只不過因為建屋子,手頭總是出去錢,但無論如何,只要沒有動本錢還是很好的。

這件褙子她先裁出布片,花了花樣,下半晌開始繡。

刺繡已經是刻在腦子裡的行為,一拿針就開始繡了,這次繡的花樣多,但是花樣很簡單,只有二色,而且都用平針。

朱繡娘手裡也在做中秋的刺繡,她正與錦娘道:「東家怎麼不賣那個媒婆好,到時候新娘若是在咱們這兒做衣裳,豈不是又是一筆收入?」

「雖說放長線釣大魚,可媒人嘴裡的話別信,穿紫褙子的都是給大戶人家結親的,大戶人家都有專門的針線人。要不都是在大的繡樓繡,咱們這樣的小鋪子承接不了那麼多。」錦娘門兒清。

朱繡娘陪笑道:「東家真是見多識廣。」

錦娘笑著搖搖頭。

刺繡多半都是枯燥無味的,二人說了幾句話,就開始做手中的針線。阿盈和憫芝也沒停著,她們也在幫錦娘肚子裡的孩子做些小衣裳小鞋子,尤其是憫芝,就是因為針線活出色才被調到蔣羨身邊的。

這樣輪換著把憫芝習秋帶在身邊,一來是考察她們,二來便是不能讓人趁虛而入。

下午把領抹繡了一半,她起身擦擦汗,又見樓房兩邊的耳房建的差不多了,東邊耳房是給下人做的,用的簡單多了,三間小小的耳房,上面是個閣樓全部是住人的,西邊則是搭建了一大間屋子,準備做倉庫。

媒人婆的衣裳做到一半的時候,之前出去住的姑太太帶著一家子又回來了,她還當著大家的面給許氏日常耗用,許氏推脫半天才收下。

如今多住進了一家人,蔣六夫人見了女兒高興,還多吃了半碗飯。

錦娘也讓人買了些時興點心和瓜果送到姑姐那裡,她是讓阿盈送過去的,阿盈回來時道:「我見姑奶奶臉上淡淡的,說讓奴婢代她向您道謝。」

「不必放在心上,想來這次是許氏請她們進來住,她們當然是連縱抗衡。」她的這些是做給婆母看的,至於姑姐喜不喜歡她,她不太在意。

蔣七姑進來住了之後,才發現錦娘大著肚子還要去繡鋪,白日在她娘身邊服侍的都是許氏,便說了許氏不少好話。

「娘,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雖說她有了身孕,但看起來身體頗為康健。既然有那樣的好身體,怎麼著也得伺候湯藥,怎麼能只顧自己往外跑,難怪族裡人都說閒話呢。您看有哪家的好媳婦往外跑的。」七姑邊餵湯藥,一邊顯得憂心忡忡。

蔣六夫人道:「你不知道你弟妹倒是願意在家,前些日子還常常送東西過來,每日去書房給你弟弟送點心補湯。只不過呢,她們接的是權貴人家的活計,總不好推脫。上回她幫黃學士的夫人做了一件洛陽錦的衣裳,人家就把你弟弟收入門下,後來還幫宋家女兒做衣裳,這些人的事情哪裡能推脫。」

說罷,蔣六夫人又咳嗽了幾聲。

此時,只見蔣羨進來了,七姑不知道弟弟有沒有聽到自己的話,倒是正襟危坐起來。

蔣羨仿佛什麼都沒聽到似的,坐下來還和七姑寒暄半天,又關心了他娘幾句,不知怎麼蔣羨似乎覺得蔣六夫人的臉越發蒼白了,說話也吃力多了。

「娘,兒子讓人買櫻桃和糖酥酪給您好不好?」蔣羨道。

蔣六夫人趕緊擺手:「買了我也吃不下去,嘴裡沒味道,你還是快去讀書吧。你看你哥哥成日房門都不怎麼出,你愛這裡那裡跑。」

蔣羨笑道:「兒子年紀還小呢,倒是姐夫和八哥都比兒子有希望。到時候兒子買最大最好的炮仗,讓人在門口放。」

「十六郎的嘴是越來越甜了。」七姑笑道。

晚上,錦娘回來又拿了些李和家雞頭米回來,這些雞頭米一包不過十文,用荷葉包著的,裡面放了些麝香,用紅繩兒繫上。

大抵前世看了不少宮廷劇,錦娘買了之後才發現這裡面有麝香,只好拿回來分給下人吃。

蔣羨回來時,見丫頭們都在吃雞頭米,他卻沒有,一個箭步跑過來道:「娘子,怎麼今兒買了這個?」

「立秋不就是吃雞頭米嗎?我讓小郎幫我買的,結果我才發現裡面有麝香,就分給她們了。」錦娘還有些遺憾,畢竟自己沒有吃到。

再看蔣羨,她又道:「這些東西是我平日吃著玩兒的 ,不過十文一包,想來你肯定不吃這些平民小食,所以就沒有給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